攥紧渔业“芯片”,加快“汗水渔业”转向智慧渔业
(资料图片)
坐在办公室里“养海参”
聚焦海洋经济新动能
□本报记者 郑莉 本报通讯员 丰淑秀 于淑仪
向威海高新区初村镇北海海域望去,平静的海面上飘着一个浮台,它所搭载的观测网系统于近日已投入使用。系统在水面上下都布设了“耳目”,不光能看到鱼儿的高清图像,还能实时监测海水溶解氧、温度、pH值等参数,为科学养殖提供重要参考。
这里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威海高新区“蓝色粮仓”之一。近年来,威海高新区在守护“蓝色粮仓”过程中,以高新技术手段监管治理,加大科研投入,牢牢攥紧渔业“芯片”,4处海洋牧场获批国家级示范区。
这4处示范区以尊重自然法则、投放人工鱼礁、改良海洋生态环境为核心特色,以高新技术为监管治理手段,建成海洋牧场观测网或智能化检测系统,集成海洋牧场生态、生产、安全、宣传等信息,全方位展示海洋牧场建设成果,实现“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
“以前养海参都得住在船上,没日没夜地盯着,现在坐在办公室看观测网系统就行了。”在威海华瀚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峰看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推着企业不断往前走,加快了从传统“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转变的步伐。
记者来到双岛湾海域瑜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时,工人们正在有序投放人工鱼礁,待4.8万空方左右的人工鱼礁投放完毕,将为海洋生物筑起一个个“新家”。岸边的育苗室里传来一个好消息:威海瑜泰水产有限公司在今年春天培育的3万多斤刺参优良品种“东科1号”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已全部售罄。
“‘东科1号’是我们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成果,抗病能力强、耐高温、生长速度快。”威海瑜泰水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文强说。公司还建设了单环刺螠水产原种场,与中国海洋大学展开产学研合作,建立900亩种质资源保护区,年保存原种亲螠15000头,培育单环刺螠苗种1500万头。
水产养殖面积达4100公顷,海水养殖产量年增长约4%以上,海参养殖年产量约400吨,扇贝、牡蛎等年产量约1.5万吨……自2020年6月,威海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来,积极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持续耕牧“蓝色粮仓”。
既要做好传统渔业“减法”,又要做好海域生态环境“加法”。“我们把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与资源的保护和增殖、调整捕捞作业布局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改善了区域渔业资源衰退和海底荒漠化问题,还能解决部分渔民、渔船的出路,增加渔民收入。”威海高新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不断扩大休闲渔业产业规模,打造生产标准化、服务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渔业产业集群。
关键词:
上一篇:山东青海携手点亮高原文旅经济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攥紧渔业“芯片”,加快“汗水渔业”转向智慧渔业坐在办公室里“养海参
2023-07-12 08:12
□记者王新蕾报道本报青海电7月10日,2023年“跨越山海循源头,沿着黄
2023-07-12 08:15
宇花18号在盐碱地上获丰收。(□资料图)□本报记者于新悦本报通讯员刘
2023-07-12 08:11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再传佳音我国首条
2023-07-12 08:08
□本报记者张海峰赵琳本报通讯员李烨王业婷近日,齐河县晏城街道永嘉社
2023-07-12 08:02
近日,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所反弹。Wind数据显示,7月11日盘中,在岸、离
2023-07-12 07:56
成都2023年度算力券近日开始申领,申领时间为2023年7月7日-2023年8月6
2023-07-12 07:56
7月11日,中国移动(600941)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601728)、中国
2023-07-12 07:51
老牌主观多头私募机构重阳投资近日招聘量化分析师一事引发业内关注。不
2023-07-12 07:48
超预期!6月金融数据全面发力,社会融资大增;2 26亿千瓦,南方区域电
2023-07-12 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