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谢永增:吕梁寄情 独特风格留下深刻印象

时间:2019-07-03 15:04: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者:作为山西省吕梁市临县艺术乡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画院画家谢永增受邀在临县三交镇孙家沟建立一座窑洞式个人艺术馆。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与修缮,7月7日,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将正式开馆,开馆展“源于乡土——北京画院谢永增工作室吕梁写生专题作品展”也将同期开幕。

在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中,谢永增以真挚的乡土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谢永增深爱吕梁,为朋友们所共知。吕梁山村的老乡们对谢永增更是熟若邻里。一年中,他去吕梁少则于早春和深秋两次,多则数次,且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在这里,谢永增不单是写生作画,就是和村民聊天、到村外遛弯也是一种常态,因此,不论是吕梁的农家小院、窑洞土炕还是沟梁山峁,早已和他的生活融为一体。

万事皆有缘,有缘方能身心契合,万般愉悦。谢永增和吕梁的结缘是从1986年电影《黄土地》上映开始的。电影中黄土高原那种苍茫寥廓的气概,雄浑高耸的形象,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神交已久的宿命情缘。那一刻他感到,虽然祖国江山无限,风光处处绚丽,但唯有这里,高耸着一座真正属于他的大山,唯有这里的大山是他童年记忆里最投缘的天地,唯有这里的风景是他意识到值得描绘一生的美丽画卷。

此时,正值谢永增青春如火的年龄,也正处于艺术生命蓬勃生长的激情岁月,于是,他带着行囊,朝着并不熟悉的路线和方向,揣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第一次向着大山奔跑而去。

柳林、临县、石楼、兴县……吕梁的每一处沟壑山梁、窑洞院落,从此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的眼睛里装满了这里的春秋岁月,他的作品中写下了对这里的眷恋和深情的吟唱。

30多年过去了,青春虽已远去,但谢永增对吕梁的爱却日渐悠长。他笔下的吕梁画作也愈发成熟与从容。那种浓郁的乡土情怀,那缕朴实醇厚的黄土味道,牵引着他更坚定地行走在吕梁,以及多年求索其中的艺术理想之路上。

观赏谢永增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浑浑茫茫、虚远混沌的气象,浓重的墨色与凝练的线条浑然一体,天与地、人与物浑然一体,虽大胆酣畅却布局精到,虽幽暗混沌但形神明快,意味透彻,真实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

再细细品咂他的墨法、笔法。即使墨色布满画面,但由于他注重水分的充分运用,通过层层渲染,同时再运用西方绘画语言中光的因素,使大面积的厚重墨色与明亮光线有了强烈的对比,使他的画面一下子如同暗夜中的火炬,倏然生动通透起来,在苍茫浑远的意象里折射出希望的光亮。所以,他的厚重并非死气沉沉的暗无生机,而是动静相宜的生活气息的展现。这是骨法和墨法的辩证用力,也是传统与创新的辩证用力。在这种辩证用力的水墨世界里,吕梁山川的性格、吕梁山村的故事、吕梁乡土的生活点滴、吕梁老乡的生命感悟,便都一一活跃起来,成就了谢永增童年梦境中关于山水的情缘,成就了谢永增孜孜以求的艺术梦想。

谢永增深爱吕梁,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他的学生们也和他一道来到吕梁,感受吕梁、描绘吕梁。

本次画展即是谢永增与他的40余位学生们,近年来多次深入吕梁乡土,采风写生、搜集素材而创作的优秀作品的集中展示。这些作品或笔墨酣畅淋漓、大气豪迈;或立意精巧、细致刻画。其中可见导师谢永增乡土情怀与笔墨精神的影响,然又形态各异,风格各具,苍茫浑厚间意趣横生,他们用不同的笔墨语言、不同的表现方法描绘了吕梁壮阔雄浑的自然风光和醇厚浓郁的风土民情,艺术地表现了吕梁人民朴素率真的生活态度,用画笔深入思考了当代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的辩证关系,用水墨写出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吕梁故事。

艺术源于生活。谢永增的艺术源于这片傲然屹立的吕梁山脉,源于这方坚实厚重的黄土高原。正是对黄土高原、对乡土生活的无限热爱,以及对艺术创新的追求,使他自由地行走于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世界中,塑造了他独特的审美精神和艺术语言。(陈月峰)

关键词: 谢永增 吕梁寄情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