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海报观潮丨当绿水青山落在齐鲁大地上

时间:2023-06-06 20:04:43    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主场活动在山东举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云海日出、与雁同飞,这是近年来,我们亲历的生态变化。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标杆,当绿水青山落在齐鲁大地上,每一个村、每一座城、每一处湖泊都汇聚起绿色的潮流。

从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再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山东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江涵秋影雁初飞”“红柳飘香水草摇”“荡舟绿水前,香荷浴日光”等诗情画意的景象越来越多,绿色,逐渐成为山东发展中浓重的一笔。

从数据来看,2022年,山东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7.7%,浓度和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省市中排名第二。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3.0%,V类及以下水体连续两年“清零”。现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数据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数据让山东的绿色有迹可循,风景让山东的绿色跃然纸上。

在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频频出圈,1001公里长的山海景观环道让“千里海岸线”变成了“一幅山水画”,滑雪场、温泉、水域养殖、农家乐、采摘园,都是一个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空间格局精准布置的完美写照,在齐鲁大地上,点“绿”成金。

当然,要让绿水青山常在,还需要能够变绿为“宝”的顶层设计。

这几年,山东用最严格的制度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先后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等,循着绿水青山的脚印,如今的山东,散发着更加迷人生动的魅力。

山东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路前行,汇聚其中的,是千千万万个你我。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普惠的民生工作,而它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服务工作中来,他们像汇聚在一起的点点繁星,照亮着齐鲁的青绿之地。

“守护黄河生态”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这样的一颗星,它由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党委、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直属机关党委联合主办,成立一年多,志愿服务队走遍了9个地级市18个区县,参与人次超过800人。行动是信念的最好证明,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用他们脚下走过的土地,诉说着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决心。

除了志愿者服务,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的常燕、 威海市华益公益服务中心杨洪政和山东师范大学的欧阳德龙也入选了2023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2018年,常燕创办了“零废弃环保集市”,举办四年,让大量市民开始认识垃圾分类和旧物循环利用;2015年起,杨洪政在威海开展净滩活动,这一“净”就是7年,上万名志愿者和他一起,把足迹留在了982公里的海岸线上;《黄河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指导》是欧阳德龙开设并主讲的,他以“守护黄河生态”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依托,为山东各地的人们带去了生态保护的知识和力量。

无论是国家战略还是每一个你我点燃的微微星光,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共同保护人类的家园。绿色,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秘诀”,绿色,也正在成为山东递给世界的一张全新的名片,一幅幅山峦层林尽染、蓝绿交融、绿树成荫的画卷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