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望岳谈|行走齐长城:古老和现代的守望

时间:2023-04-12 22:46:17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周学泽

千年齐长城,今朝风采新。4月10日,“走文化廊道 进经济园区 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团从济南市长清区起步,开始了对“齐长城廊道”的千里追寻。

齐长城始建于公元前685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城。长清是齐长城的西端,从西向东绵亘1200多里,在今天的青岛市黄岛区的东于家河庄入海。从齐长城远眺,是山东最繁华的城市带: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等城市仿佛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胶济铁路沿线,古老和现代两条轴线并排守望。


(资料图片)

齐长城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的直接“实体”。齐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管子》中记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长城建设耗资大,耗时长,人力组织、建设过程相当复杂,是研究齐国和春秋战国军事的鲜活实物。

齐长城是管窥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窗口,是研究和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齐长城本身是齐文化孕育的产物,同时齐长城也是齐鲁、齐莒边界,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鲁定公在今天的济南莱芜区夹谷会盟,正是在这次会盟中,孔子提出了“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的重要思想,这让人们认识到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另一面:“文武兼备”“刚柔相济”“绵里藏针”的辩证特征。

齐长城沿线是研究和传承我国优秀建筑文化的重要参照物。我国古代建筑实体留下来的不多。在长清大峰山,齐长城横卧于山巅,有垛口、瞭望孔、瓮城、附墙、站台、便门、穴居式石屋等建筑方式,这不但影响着后世的秦长城和明长城建设,而且对我国建筑产生广泛影响。巧的是,五峰山齐长城遗存和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孝堂山顶的东汉郭氏墓石祠,都在长清孝里街道。郭氏墓石祠是仿照汉代民居建筑的形象并缩小比例而建,高约2.64米,屋顶两面坡,这正是现代楼房产生之前广泛的民居形式。

正是因为齐长城和今天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守望”关系,保护齐长城遗存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2023年1月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专门保护早期长城的地方性法规。

《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细化了齐长城保护的各项措施,具有精准性和可操作性。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齐长城保护工作”“齐长城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可以通过设置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齐长城的巡查、看护”。到今天,山东已经设置了860个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确保每1公里至少有1名保护员负责巡查,还创新实行“红黄绿”段安全风险评估,对齐长城260个点段实施分级保护管理,严管“红段”、紧盯“黄段”、不放松“绿段”。

需要看到,由于齐长城年代久远,就地取材,以夯土墙、土砂混筑墙等墙体类型为主,本身建造结构就不太稳固。同时历史上欠账较多,保养维修、巡查管理经费缺口较大,沿线工程建设、田地开垦等原因,保护工作仍有不少欠缺。

做好“片断”保护是齐长城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淄博市人大代表房敏学曾经背着行囊,足迹踏遍齐长城淄博地段,她认为“齐长城呈断点状遗存、不能连贯,对于遗迹已消失的地段,无需再耗费过多资金、精力,应把精力放在重要点段,分类采取保护行动。”这个意见需要重视。笔者多次见过荒野中的齐长城,有的已经隐没不见,如果完全重建,耗资巨大,集中财力、人力做好“片段”保护,更有可行性。

4月10日,记者来到齐长城锦阳关段,这里是“片段”打造的样板。锦阳关是通往齐国故地的重要关口,城墙遗存完整,墙阴处的马道也保存完整,便于保护开发。2021年,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被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2022年4月正式开工,“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首批落地。

修造“步道”对于齐长城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和今天看到的明长城不同,齐长城建筑材料是就地取石,城墙一般高5米,厚2.5米,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人们无法在墙体上行走。过去,城墙内侧有守城马道,但因为风化、破坏等原因,马道普遍已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修建“步道”十分重要,这能方便人们行走,无论是巡护还是旅游,都可以使用。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