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观澜亭丨蹭吃“小饭桌”,“蹭”的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3-03-19 13:01:03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

□李振

如何安顿好自己的一日三餐,是每个上班族要面对的课题。

近日,一则短视频提供了上班族解决就餐问题的另类思路。据昌吉日报报道,一名女子报名当地一家“小饭桌”,很满意“小饭桌”提供的“小学生套餐”:餐食卫生健康,主食、鸡蛋、水果,搭配合理;价格低廉,每月只需700元。而另一条新闻,兰州广播电视台报道,兰州一名24岁女子,也报名到家旁边的小饭桌,认为小饭桌又干净又卫生。

蹭吃“小饭桌”看似有些滑稽,其实背后是不少工薪阶层的被忽视的就餐需求。随着城市规模和就业范围的扩大,不少上班族通勤时间较长。另外,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等因素,使不少人不愿自己下班后再去逛菜场、回到家下厨房,希望能在外解决每日的餐饮。

但在现实中,并不是全部企业能运营自有食堂并为员工提供餐食。在中小微企业就业的人员以及快速增长的新就业群体等,在城市里找到理想的工作餐厅并不是容易事——这类餐厅定价不能太贵,营养品质要有起码的保证,距离不能离工作地或家庭太远。从这个意义上看,蹭吃“小饭桌”的上班族,他们“蹭”的不是“小学生套餐”,而是一顿能够同时满足优质、低价、便利三个条件的工作餐。

“小饭桌”固然是上班族解决工作日就餐问题的路径之一,但在与孩子们共享餐桌前,有些问题需要前置解决,比如“小饭桌”的经营边界。“小饭桌”本是给中小学生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引入成人客户,自然能够为“小饭桌”带来更多的利润,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衍生问题,比如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以及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等,有可能随着成年食客的到来,暴露在潜在风险中。

为上班族提供一顿称心的工作餐,考验的是基层治理能力。食堂建在哪里,谁来出资,谁来运营,如何平衡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能力,需要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动脑筋、解难题。问题五花八门,但处理问题的核心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推动资源服务下沉,让群众享受到更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

让上班族吃得更好,不少地方已经因地制宜开展基层的探索。烟台于2019年起开展市民社区食堂试点,其特色在于民办公助,引入餐饮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府给予一定补贴。青岛的上流佳苑社区集体经济发达,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亿元,当年用于民生保障的投入超过了6200万元,其中就包括对社区食堂的补贴。在日照,如意社区、北关社区专门成立了“小哥食堂”,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七折就餐优惠。这些各具特色的食堂,为解决上班族的就餐问题,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从吃得上、吃得饱,到吃得好,一只饭碗里装的是一粥一饭,更装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把这份期待当作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的重点,心中装着百姓,才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难题,才可能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