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专家精解|口述史:讲好黄河故事的新策略 全球热消息

时间:2023-03-02 06:53:29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口述史:讲好黄河故事的新策略

□ 于涓 赵斌


(相关资料图)

平台技术赋权下的口述史

口述史,是以收集和使用口碑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它是由访谈者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受访者的口传记忆或者具有历史意义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国内学者对口述史方法、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近四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从作为田野调查的口述到专业性的口述史文本、影像表达的方法、理论与思想体系。

与传统史学相比,作为方法的口述史具有以下三个维度的新特点:第一、平民化视角位移。口述史是由访谈者与受访者共同完成的双主体建构模式,书写者与被书写者都是普罗大众,因此它关注的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特定时代里普通人的心灵,关乎每一个普通人的文化话语权。第二、微末式内容叙事。口述史以极具“有生命体温的个人记忆”为标志,记录事件亲历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它重视从微观的角度,再现历史的细节。第三、创新性叙事策略。在社交平台推动的全球信息流动的技术赋权下,以个人为中心的节点式传播、“小而美”的日常情感叙事,更迫切需要口述史收集、整理的方法论指导和方法操作层面的支持。

“脱域”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个体脱离了由传统的地缘、血缘等生成的难以割舍的实体共同体。削弱了对原有地方性身份认同的个体,在全球化的背景和平台技术的驱动下,正在以一种超越物理空间、国家民族、语言隔阂的新型“算法式互动+共情式交流”,将微叙事以碎片化方式嵌入全球的日常生活领域。

命运共同体语境下

“黄河故事”新策略

人类情感的共鸣、符号体系的共通、命运共同体的叙事,这些蕴藏在具体可感的个体经验和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是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的关键。

五千年的黄河史是一部治黄史,也是一部农耕的社会史和文明史。受地形水势的影响,黄河流域的乡村聚落形态景象千差万别,物产资源、民风民俗、天文历法、治河技术、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等各具特点。因滩区迁建以及城镇化等原因,大批古村落、古渡口、古栈道以及蕴藏于其中的生活方式和集体记忆正在快速消逝。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产、水文化遗产、交通遗迹等濒危遗产遗迹遗存,以及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性保护。

但是,黄河文化尤其是黄河乡土文化,具有长期缺乏文字记录、更多依靠口耳相传以及默会知识的代际传播得以延续等特点。这个传承的特质,致使民间文化记忆大量流失,讲好故事的素材如同沙砾般,散落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口述史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人”的语言、声音、肢体、动作、表情等进行“记忆”打捞。与单纯的文字记录不同,通过现场的音频与影像的方式,口述可以产生一种触摸历史的现实感,这种诉诸视觉的认同力量,因其富有体验性而具有更广泛的传播力。

“黄河故事”如何从宏大叙事风格中解放出来,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习以为常的口号性话语,转化成外国人能够听懂的、能够理解的国际语言?

“口述史数字库”以丰富的普通人的悲喜故事和可触可感的“记忆”为此提供了可能性。口述记忆库多是平民百姓的生活日常、朴素务实的哲学观念、有乡土人情的口语表达,它摆脱了精英主义的宏大叙事结构,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叙事集合”。口述史方法打造“黄河故事共同体”,并将蕴含在大河文化中,人类面对相似命运和共通情感时,所产生的相互理解和意义共享,向国际社会全面展示。

讲好黄河故事的破题之钥

我们要善用口述史方法讲好“黄河故事”。口述史不仅为黄河文化传播在理念和实践层面提供了新的叙事策略、拓展了故事内容的边界,并在平台语境的技术加持下,在“底层性应用”的媒介使用者手中,通过幽默的俚语方言、特色的黄河文化、相通的风俗人情、共通的集体记忆,在全球信息流动的诸多文化背景的碰撞与交流中,活化存续,绵延不绝。

比如,在黄河滩区迁建和城镇化的迅猛进程中,黄河典型民居的消逝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民居的抢救其实是落在对技艺传承人的抢救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物质文化的载体是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通过对工匠及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采录,使黄河文化遗产抢救的内容和重点拓宽延伸到活态匠人的保护上,即活态呈现工匠依据个人掌握的动态的、具有技艺演示性的一种个体的经验来重现历史。因此,工匠的营造技艺和民居的生态智慧作为非遗保护的对象,是最值得记录和最为重要的历史。对匠人进行口述史采录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其所掌握的民间技艺、传承人对自身技艺的口头传述和展示资料保存为文字文本、音频与视频资料,使其成为声音和影像的历史。难以通过诉诸文字书写和书面记录的匠人口述与短视频影像,更能让人产生一种触摸过去的现场感。

同时,匠人生命个体史述中“活”的社会记忆部分,工匠的口传记忆、匠技口诀、生态智慧等营造技艺部分,由其所反映的黄河流域群体的价值认同、文化记忆、生产行为,以及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变迁的复杂关系等等。这些都为研究传统的“黄河精神”提供了丰富的“个人记忆库”,也为讲好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黄河故事”提供了新鲜的素材。

跨国社交平台“赋权、赋能、赋意的内生机制”,牵引着平台化社会时代国际传播主体特征、价值空间和叙事方式的整体变革,它早已突破“作为媒介”或者“作为信息产品”的层面,成为集“政治博弈、经济联动、文化弥散”等于一身的“平台社会”。在平台语境的观照下,黄河流域的“地方性”已经成为一种“脱域”的、立体多维的时空关系。口述历史以其“个人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打捞“有温度的个人记忆”,记录黄河流域个体亲述的生活和经验,将宏大叙事与普通日常生活勾连在一起,把个人的悲喜际遇镶嵌到历史结构化进程中,为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情感日常化、开放的叙事空间、多样的叙事表达提供了素材。用口述史的方法来讲好黄河故事,这将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贡献的新案例。

(作者:于涓系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研究员,ADA研究中心文化历史研究所主持人;赵斌系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副院长)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宏大叙事 集体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