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观速讯丨学霸说⑥丨山东“内向女孩”保送浙江大学:每周至少问老师三个问题

时间:2022-08-23 16:45:59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济南报道

在济南外国语学校,每年都有一批批“学霸”被保送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学校,众多“学霸”拿到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名校offer,还有众多优秀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国内顶尖学校。

这些在顶级名校间“乘风破浪”的优秀少年们是如何炼成的?优秀少年们如何为梦想而奋斗?有哪些励志故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大众网·海报新闻特推出《学霸说》,对话多位优秀学生,讲述成长经验。


(相关资料图)

本期,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对话保送浙江大学的黄瑞琳。这位山东女生为何雷打不动,每周至少问老师三个问题?如何从报考名校名单上的倒数,逆袭保送浙大?背后又付出了多少努力?

每周至少问老师三个问题

“高一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我开始思考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于是发现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不习惯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同时也不习惯思考自己已经学过的内容。”黄瑞琳说,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每个星期至少问老师三个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不断地想自己提出问题,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薄弱点。而不断地去发现然后攻克这点不足,就会不断地进步。”黄瑞琳说,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每天会在写完作业之后,问问自己,上课学过的知识点,或者是作业当中出现的知识点到底有没有学会。每当发现一个自己无法回答上来的问题,懊恼的同时更多的是庆幸,幸亏自己及时发现了盲点,并得以及时补足。

“我一直认为,没有问题不代表知识全部掌握了,而是因为思考的不够深入与全面,所以我认为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深度思考的过程。”黄瑞琳说。

黄瑞琳一般会先自己翻阅课本或是笔记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才是最标准的。如果自己没有办法解决,会再询问同学,或第二天找老师答疑。这种不断询问自己,反省自己的过程,一直推动黄瑞琳及时查缺补漏,不断提高成绩。

从内向女孩到爱上演讲

黄瑞琳原本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

高一竞选班委的时候,黄瑞琳在台下,内心渴望可以当上班委,但愣是不敢上台竞选。竞选学生会干部时也是如此,即便是内心急得不行,但不敢上台当众竞选。

“我没有勇气当众发言,语言组织能力也并不是很好。”黄瑞琳说,对于一直以学习语言为目标的她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不足。于是从高一开始,错过了班委和学生会竞选的黄瑞琳,开始在社团方面努力。并成功竞选当上了模拟联合国社团和外语协会的副社长。

高中三年,遇到演讲比赛和需要发言的机会的时候,黄瑞琳总会逼迫自己不断地去说话,去锻炼。高二分班之后,黄瑞琳勇敢上台竞选并成功当选团支部书记。

高中三年,黄瑞琳还参加了许多次模拟联合国活动,并两度征战北大模联,两次均有获奖。渐渐地,她也喜欢上了这种可以向更多人传达自己的想法和理念的演讲场景,语言组织能力也有了巨大的飞跃,这些都为保送前的校考筑牢了基础。

从报浙大的倒数排名中逆袭

黄瑞琳保送进圈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有一些靠后。面临择校,由于只有三个名额,大家的选择都经过反复的衡量。原本因为比较靠后的成绩,大家都不太敢尝试报名一些难度较大的学校。

“但我一直相信,保送的成绩仅仅代表了我的高中,我的过去,它并不能决定我的大学,我的未来。”所以在报名的时候,黄瑞琳报考了浙江大学。

“我们填写报名表的时候,要一并填写排名,看到报考浙江大学的名单上,我的排名在报考的同学中算是倒数几名,给了我不小的压力。”黄瑞琳说,但这都没有让她丧气,反而更加激起了斗志。备考期间,她在笔试和面试上都下了不小的功夫,最终成功圆梦杭州,稳稳地考入浙江大学。

“我也很感谢济外,提供给我们这样好的平台与机会。让我在可以考入顶尖高校的同时,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也让我在这里得到了蜕变。”黄瑞琳说,自己心中充满了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无论以后走到多远,都会自豪地说自己毕业于济南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 浙江大学 语言组织 新闻记者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