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曾有人担心,莫言会陷入“诺奖魔咒”——得了诺奖就很难再进行持续创作。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却说:“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写出伟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种力量,没有人会阻止他。”
如今,距离莫言获诺奖已过去整整8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说也已过去整整10年。近日,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回公众视野,再次引发读者关注,与新书有关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累计阅读量超1.7亿。
在这部中短篇小说集中,莫言根植乡土,聆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他用12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有喜有悲,有荒诞有现实。从上世纪到当下社会,莫言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壁立千仞,气象万千。读者不禁感慨,那个“讲故事的人”又回来了。
“说书人”故事常新
莫言曾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这本蕴积了近10年的新作中,他一改一贯的故事讲述方式,在小说中注入了新鲜元素——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静直白,梦幻传奇里多了具象写实,还引入了全新的人物形象。在《红唇绿嘴》中,莫言塑造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网络“大咖”高参。她深谙互联网运作规律,手下有上百个铁杆水军,靠胡编乱造、添油加醋牟利。高参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其中寄寓了作者的褒贬。这依旧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故事,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用童年经验和想象力织造的高密东北乡早已远去。对于故乡的变化,莫言很坦然:“将逝去的留不住,要到来的也拦不住。”时代变了,故事常新。
在《晚熟的人》中,莫言将眼光转向那些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正是这样一群人,组成了时代演进中的“常”与“变”。他说:“这些人物,有的就是我的朋友,有的甚至像我的孪生兄弟一样,是彼此的知己。这些小说里的人物跟我一起慢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在成长、在晚熟。这七八年来确实有很多很多的感受,只能通过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晚熟的人》中的故事多是莫言近几年回乡后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在莫言眼中,以知识分子还乡为视角的小说很多,其中不乏经典作品。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写作至今,他的不少作品都是采用这个视角。“但这个视角本身在发生变化,第一,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自己发生了变化,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的年龄大了,视野广了,我的思想是不是变深刻了很难说,但变复杂了是肯定的。另外,我的身份也变了,过去我仅仅是一个作家,或者说是一个知名作家,因为2012年获得诺奖,我的作家身份又添加了一层更为复杂的色彩。现在再回到故乡,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比过去要丰富得多。”莫言说:“因此我觉得,‘还乡视角’虽说是旧的,但是因为人变了、时代变了、故事变了,这个视角就有了新的含义。”
书里书外亦真亦假
《晚熟的人》延续了莫言一贯的第一人称叙事风格,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作家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让读者可以追随书中这位“莫言”的脚步,回到高密东北乡。书中的“莫言”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成了景点”,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游客来自天南地北,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前来的外国人。
评论家李敬泽说:“《晚熟的人》同时也是关于书中叫‘莫言’的人物的故事。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作家莫言在打量着每个故事中叫‘莫言’的人物,书中的‘莫言’变成了被书写、被观看的人。我们能够看到书里叫莫言的那位,尽管可能已经是一个被历史化甚至一定程度上经典化的作家,但是当他作为一个活动于此时此刻的人时,面对世界复杂的经验,他也会感到迟疑和困难,也会有迷惘和感叹,书中莫言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现实中莫言的镜像。所有这一切在他过去的小说中并不常见。”
于是,书中的人和事,亦真亦假,打破了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这正是莫言想要的艺术效果。他说:“小说中的莫言,实际上是我的分身,就像孙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他执行着我的指令,但他并不能自己做决定,我在观察着、记录着这个莫言与人物交往的过程。”
回到写作本身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写作状态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公众的关切,莫言有自己惯常的表达,以“获奖后陷入沉寂”开场,以“希望将来写出好作品”结束。随着《晚熟的人》问世,“闭关”许久的莫言终于通过作品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
作家苏童曾说,诺奖之于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锁”。伴随获奖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琐事,一度使莫言无法持续创作。据统计,截至2016年,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题了几千次字,签了几万个名。特别是刚获奖后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但莫言并未忘记作为作家的职责所在,他说:“我一直在努力,8年来我发表的作品不多,但还是一直在写作,一直在做准备。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所做的事,都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
谈及未来的创作计划,莫言说:“希望能够在近几年里拿出一部好的长篇小说来。如果写,肯定写的跟以前不一样,故事不一样,时代不一样,语言也要有变化。”
对于自己是否打破了所谓的“诺奖魔咒”,莫言十分坦然:“要等读者来判断。”他说:“‘诺奖魔咒’应该是一个客观存在,因为大部分的获奖作者获奖后很难再有力作出现。客观上的原因是获奖作家一般年龄较大,创作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有人甚至获奖后没有几年就告别了人世。但也有不少作家在获奖后依然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像加西亚·马尔克斯,他在获奖之后创作出《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至今还在被我们阅读的名著。”
回首获奖后的8年,莫言还是那个作为写作者的莫言。正如他多年前在一次演讲中所说,一个作家一辈子其实只能干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张鹏禹)
上一篇: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开幕 展出14名艺术家56件作品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近日,山东省属企业上半年财务报表相继披露,截至目前,已有27家企业数据公布。其中,山东重工利润总额为109 48亿元,净利润89 85亿元,夺得头把
2020-09-03 10:47
截至8月30日晚间,沪市主板共有1546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包含8月27日摘牌的退市银鸽)。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沪市主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
2020-08-31 09:35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日前复原了距今约2 05亿年前的乌龟化石并制成标本,这一发现为学界研究三叠纪时期动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阿根廷西北
2020-08-26 09:22
记者日前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目前,山东全省财政收支运行继续保持企稳回升、逐步向好态势。其中,7月当月,山东全省税收收入增长4 1%,为
2020-08-20 10:01
两年时间,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夏津前屯村像洗了个澡,不仅村貌焕然一新,而且还有了古桑村落的美誉,成为十里八村的明星村庄,连村民回娘家都特别
2020-08-20 09:40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27日,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我国华东地区最长高铁隧道——长达18 226公里的杭绍台高铁东茗隧道安全贯通
2020-07-27 15:45
7月13日,三只松鼠股价开盘先跌后涨,波动较大。这是三只松鼠于2019年7月上市后满一周年的第一天。这一天,三只松鼠1 86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
2020-07-14 09:10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 5%,涨幅比上月扩大0 1个百分点。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 1%,涨幅比上月扩
2020-07-09 14:07
6月11日,山东省济南18宗土地迎来成交,同时也迎来今年以来最激烈的土地竞拍。18宗土地中,经十路地块和房产大厦地块引来多家房企竞价,最终溢
2020-06-12 15:51
山东最美高速来了!济泰高速因沿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被称为山东最美高速,这条被众人期待的网红高速路将在年内全线贯通。
2020-06-05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