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玉米地里回来了“老朋友”瓢虫

时间:2019-08-22 17:15: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叶婧

八月下旬的齐鲁大地上,玉米已经长到一人多高。就在田间路边的一株玉米上,郭宗升发现了他的“老朋友”:一只瓢虫。

65岁的郭宗升是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富民家庭农场的生产队长,也是和种地打了近四十年交道的“老把式”。

别看他种地年头长,像瓢虫这样的益虫,郭宗升也已经好久不见了。“使了这么多年的农药,益虫早都找不到了。”

在郭宗升的记忆里,小时候,没有农药,进入玉米地里劳作时,陪伴他的除了瓢虫,还有各种蜘蛛、赤眼蜂、草蛉、捕食蝽等益虫。这些“老朋友”和他一起,为了秋天更好的收成而奔忙。

“后来,使农药的农户多了。慢慢地,每家每户都使,大家就习惯了,买种子化肥的时候,把农药也一起买回来。”郭宗升说。

农药的使用,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劳动成本,让更多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事中解脱出来,可郭宗升还是有些遗憾:害虫少了,“老朋友”们也没了。

改变发生在2016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带着一群个头不足0.5毫米的小虫,来到了富民家庭农场。

“这些小虫是工厂化繁育出来的赤眼蜂,是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天敌。别看这些纸卡只有拇指大小,每个上面都有1000多头赤眼蜂,把纸卡挂到玉米叶片上,就能很好地防控害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博士陈浩说。

话虽如此,“老把式”郭宗升却不太相信。虽然赤眼蜂是他的“老朋友”,可当年和它们“并肩作战”时,效果可比打农药差远了。

对此,陈浩解释说,在自然界中,天敌跟随害虫出现。当害虫种群数量上升后,天敌种群才开始上升。往往这时候,害虫已经对农作物产生了危害,所以防治效果不如农药理想。

“我们现在的天敌技术,是根据观测数据预测害虫发生高峰期,在害虫为害之前,把天敌先‘请’到地里驻扎。”陈浩说。

小纸卡是挂上了,可“一滴农药都不使”让郭宗升放不下心,隔三岔五地就去1000亩试验地块看一看、瞧一瞧,还没等一季玉米收获,郭宗升就彻底服气了。

“你看露在外面的玉米须,害虫就愿意顺着它钻进去吃玉米的嫩心。等你发现这个须蔫了再来打药,已经晚了。可赤眼蜂就不一样了,害虫还是虫卵的时候,它就钻进去寄生了,防治效果特别好。”一到试验田,郭宗升就迫不及待地拉着记者去查看玉米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今年,是富民家庭农场用赤眼蜂代替农药的第五年。连续多年的生物防治让陈浩惊喜地发现:即便在周边没有释放过赤眼蜂的地块,赤眼蜂自然寄生率也从10%左右提高到了约50%。

“赤眼蜂野外种群数量大量增加说明试验地块及周边的农业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陈浩说。

不仅是在富民家庭农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已经完成了包括赤眼蜂在内的6种天敌和授粉昆虫的研发,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并已经在山东多地示范推广。以赤眼蜂为例,在山东年均推广面积超过1万亩(次)。

而让郭宗升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老朋友”回来了。挂个纸卡的功夫,郭宗升就发现了好几处瓢虫的卵块。

“好多年没在地里看过这么些益虫了,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那个从地里摘了果子就敢往嘴里塞的年代。”郭宗升说。

关键词: 玉米地 瓢虫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