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刘桂强: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48岁依然冲在新闻现场

时间:2019-07-05 14:27:14    来源:记者编辑那些事    

他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无论处于何种环境,只要有他在,就是编导们的一颗定心丸。

3月30日下午,一条惊心动魄的新闻映入眼帘,发生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起轿车坠河事故中,3死2伤的惨剧让无数人揪心。在营救的热心市民中,有一个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摄像刘桂强。

26年来,他都是扛着机器去拍别人,也有拍别人救人的时候,但这一次,他把摄像机扔到了一边,径直冲向了河中央。

感受到鲜活生命在水里挣扎的无助和绝望,他莫名心痛。心痛的感觉是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其实他也害怕,但感觉“不救人就是不对”。事后冷静想来,他觉得这与罹患重病的父亲和突遇车祸的姐姐相继离世颇有关系。

因为这个突发事件,刘桂强失眠了两个晚上,双手也因用力过度而不断发抖。但工作工作不能耽误,他仍然按时保质交出了一篇作品《长江尾,有一条摆渡光阴与乡愁的航船》。

▍无现场不新闻,他是编导们的一颗定心丸

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刘桂强先后在上海五四有线电视台以及华映文化公司任职,主要负责后期剪辑工作。做了七八年后期剪辑工作后,刘桂强如愿来到摄像岗位。

2004年年底,他来到上海广播电视台,先后担任采访部的新闻摄像以及新闻专题栏目《七分之一》的摄像。2016年,刘桂强开始出任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摄像。

作为一名拍摄新闻专题节目出身的摄像师,他参与了众多重大项目和突发事件拍摄。从疯狂的金矿到雅安地震,从深度新闻专题栏目《七分之一》到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从地下黑矿到地震前线,从争分夺秒的手术室到万商云集的进博会,无论处于何种环境,只要有他在,就是编导们的一颗定心丸。

一转眼,刘桂强的摄像师生涯也进入到第26个年头了,他也已经48岁了。他作为主创人员参与的新闻专题片和纪录片作品《关注抑郁症》《烈火启示录》《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人间世(第一季)》《第五空间—隐秘的威胁》先后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因为是从做后期转行做前期,刘桂强比较清楚编导需要什么样的镜头,他还要求自已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

拿“脑勤”举例,在他第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专题作品《关注忧郁症》中,如何表现忧郁症患者的情绪,是镜头语言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看到外面阳光灿烂,采访对象却孤独地倚靠在客厅的窗台边,他拍摄了一组逆光镜头,来反衬忧郁症患者内心的冷清和阴郁。

再说“两不怕”,这就跟新闻记者的工作性质相关了。“冲到新闻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现场消息尽快传递给观众,这是一件令记者满足的事情。”刘桂强说。

20世纪90年代初,成千上万的淘金客蜂拥至湖南雪峰山上淘金,最疯狂的时候,雪峰山上到处都是矿棚,生态环境因此遭受严重破坏,当地一时陷入整治与非法开采“齐头并进”的怪圈。

无现场不新闻,2005年3月,刘桂强和编导施喆、出镜主持人吴钧一行伪装成淘金客,突破沿路围追堵截,暗访一个仍在非法经营、绵延一公里多的矿洞。要是被别人发现,后果不堪想象。“安全撤离以后,我们都觉得很后怕,但是记者就应该冲在新闻第一线。”他说。

如果说《疯狂的金矿》报道启发了他的新闻理想,那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报道则使他的新闻素养再次得到了历练。当年,雅安地震的突发牵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前一天深夜刚刚出差回家的刘桂强来不及休整,在迷迷糊糊中接到奔赴一线报道的通知。

一股血涌上脑门,“此时不去,更待何时!”当天傍晚,他就和同事朱世一飞抵成都,在四川电视台,实在等不及配齐所有证件,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灾难现场的路。

为了尽快抵达震区,他们一路未眠,想尽各种办法,终于在次日凌晨6点多赶到了芦山县龙门乡通往太平镇宝盛乡的路上,但挡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一段几公里长的塌方之路。此时,他们连1秒钟的素材还没有拍到,而距离《七分之一》的地震前线特别报道《雅安不眠夜》播出仅有12个小时。更令人无奈的是,他们指望采访部卫星传送的希望,因为少了一根数据线而宣告破灭。

面对没水没电也没有通信信号的窘境,大家反而更加坚定,“既然来了,就一定要今晚播出,不然就失去时效性了。”于是,他们背上机器、扛起三脚架,冒着随时塌方的危险,互相鼓励,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如果没有朱世一在塌方的大石头滚落下来前拉我一把,如果不是我在悬崖边及时扶了一下朱世一,如果我们运气不好遭遇余震,那压根就没有以后了。”刘桂强觉得这可能是“无知者无畏”,但更是记者的使命使然。

两人长途跋涉了近3个小时,超高效地无剪辑拍摄了45分钟视频素材,随后再火速赶往芦山县城的四川记者站。通过前后方的共同努力,《雅安不眠夜》顺利播出了。“那一刻,所有的痛苦与煎熬都烟消云散了。”

相比之前他两次报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刘桂强说,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后,政府的赈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无人机迅速拿回全景数据,救援部队瞬间集结出发,政府救灾即刻进入专业轨道,尤其是生命绿色通道得以保证。”

▍“绝不能混日子”,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2014年11月,随着摄像业务融合转型,刘桂强在负责拍摄新闻专题的同时,成为微信公众号“摄界”的主力,尤其是教科书式的运镜和画面节奏,让他的新媒体作品成为新摄像师学习的好素材。

从摄像设备来说,从家用级、专业级到广播级经历了一个从标清到高清飞速发展的时代。从1/2英寸金属磁带到dvcpro 、betacamsp、betacamsx、betacamDVW、蓝光系列,再到现在电视台常用的高清PVW系列以及4K摄影技术的发展。身处这样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刘桂强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而他在熟练操作这些技术设备的同时,更侧重于提升画面的把握度和敏锐度,技术水平和经验值由此日臻成熟。

“摄界”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70多名摄像师的学习展示平台,旨在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磨练摄像记者采、摄、编为一体的全方位能力。2014年至今,刘桂强已经独立完成近100篇作品,从前期采访、视频拍摄到后期剪辑全部包揽,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媒体作品取得的社会影响力,让他颇有成就感。如《上海老工匠寻回了这项失传百年的非遗技艺》呈现了上海民间艺人王震华的故事,王震华寻回了失传已百余年的全榫卯结构微雕非遗技艺,荣获了“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金奖”。以“摄界”报道为起点,王震华的故事受到不少媒体跟进,包括东方卫视的新闻节目、纪录片《了不起的工匠》第二季等,“中国造”的精髓开始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更重要的是,刘桂强从王震华的工匠精神中深受鼓舞。因为在找寻非遗技艺的过程中,王震华经历了10万多道工序、2万多个小时的孤独死磕、6万多公里披星戴月的往返,克服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能依靠妻子的微薄工资苦苦支撑。当王震华的故事得到更多人关注的时候,刘桂强觉得“这是媒体价值的真正体现”。

2016年,刘桂强成功竞聘上融媒体中心的首席摄像。他坦言,压力不小,好多次他半夜说梦话把家人都吵醒了,内容都是关于工作的,“每一个作品我都会尽力而为,想方设法把背后的故事了解清楚,再琢磨出生动的镜头表达,绝不能混日子。”

成为首席摄像以后,刘桂强还需要以老带新,培养年轻同事的编导思路和谋划,为后期剪辑做好预设和预留,“画面是有语言的,镜头是有灵魂的,除了基本技巧外,专题拍摄要求摄像师融入特定情感,而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同时,刘桂强继参与《人间世》第一季的拍摄工作以来,2017年起担任了《人间世》第二季的摄影指导。他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进行专业指导,在重大场景亲自带领摄像团队拍摄。

2018年国庆期间灯光秀系列项目报道期间,刘桂强放弃年休假,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为了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无论是过大桥还是爬高楼,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2018年的进博会上,刘桂强正被阑尾炎和胃病双重折磨着,但他依然每天几万步地满场馆跑。在进博工作表彰会上,《璀璨夜上海,如何被点亮?》《进博会,我们明年再见》荣获SMG进博会优秀摄像奖,他也获得SMG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宣传和保障工作先进个人。

虽然今年已经48岁了,但刘桂强对摄像工作仍充满热情和期待,他说,这份工作每天都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让工作和生活充满活力与想像。

“我热爱这份工作,未来也将继续踏踏实实不遗余力把它干好。”刘桂强笑着说,“如果感觉累了,喝一瓶啤酒就好了。如果还不解乏,那就喝两瓶吧。”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刘桂强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