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人间丨当“星星的孩子”长大了,他们该何去何从?

时间:2022-04-02 17:31:49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仪首歌 济南报道

61岁的王宽美和其他4名家长有一个梦想:推动政府帮助建立针对自闭症患者的托养机构。

虽然这件事并不容易,王宽美还是和另外4位家长为此努力着。因为他们发现,问题无穷无尽,但最棘手的始终都是——谁也无法阻挡自家的自闭症孩子逐渐长大。孩子们到了就业年龄,渴望参加工作、融入社会,但以他们自身存在的障碍,独立工作几乎不可能。而他们的父母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基础疾病也越来越多。

“我们百年之后,孩子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困扰王宽美很多年了。

2019年,王宽美和其他4位家长联合发起成立了济南慧爱残疾人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惠爱”),希望在抱团取暖的同时,解决自己老去后这些自闭症孩子的生存问题。过程虽然艰难,但好在他们正朝着目标一点点前进。

“我总觉得,我的孩子可能会在某个瞬间突然就好了。”采访中,王宽美始终乐观,也对儿子康治捷(小名康康)的未来充满期盼,“也许是一种幻想,但你看,他有很好的自理能力、他喜欢画画、他很多事情都知道,只是有时无法很好控制情绪,无法表达情绪。”

的确,康康挺懂事。在记者采访当天,康康会高兴且礼貌地问候“姐姐好”,他还在绘画方面有着不寻常的天赋,参加过多次画展和拍卖会,作品曾被拍出过万的高价。但随着王宽美和爱人逐渐衰老,他们愈发对孩子以后的生活担忧。

这群自闭症孩子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当“星星的孩子”长大了,当爸爸妈妈渐渐老了,这些孩子该何去何从?家长们甚至不敢想象,百年后自己的孩子会面临怎样的生活呢?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记者走进康康的生活。

王宽美陪着儿子康康在惠爱中心的教室内画画

康康的画作

“孩子不疯,我得先疯了”

王宽美逐渐感觉到自己老了。

她的白发越来越多,对于冷空气越来越不适应,吃的东西也越来越清淡,她很注意身体健康,因为,她是一名特殊的妈妈。

王宽美的小儿子康康今年18岁了,有着将近180公分的身高,眉清目秀,但极少说话。他是一名自闭症患者,是“来自星星的孩子”。

3岁前的康康跟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婴儿时期还跟王宽美做一些互动,但在2岁半时不小心从婴儿床上摔下来后,就不说话了,3岁多被确诊为“孤独症”。“当时我觉得可能是出门少、跟人接触也少才不会说话,才会孤独。”那时候的王宽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孤独”会伴随康康一生。

确诊后不到半年,王宽美通过了解就决定给康康进行专业康复,“10月份确诊的,转过年来过了正月十五就送他去济南安安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了”。都说自闭症的孩子很难学会说话,但王宽美的孩子康复训练了两三个月就会说话了。一年后,康康回到幼儿园随之升入小学,并在就读了一年后再次回到康复学校。

说起来,康康在小学上一年级的那年,是王宽美最崩溃的日子。

那时候,她一直在陪读,就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孩子上课,她就跟着上课。孩子下了课要去卫生间,她也跟着去。在王宽美看来,这都不算什么,但当看到其他孩子的表现,再看看自家孩子每当遇到老师拖堂就会发出各种声音的情况,要强的王宽美第一次觉得“孩子不疯,我得先疯了”。

“孩子对时间、声音等都特别敏感,比如到了该下课的时间,老师还在继续讲课,我家孩子就会拍桌子或者发出一些声音。”王宽美那时的精神压力特别大,也很压抑。她一直在想:“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不争气?”

那一次,她打了康康一顿。但是打完之后,王宽美也有怔愣,“孩子爸爸多刚强的一个人啊,知道我打了孩子,他爸爸掉泪了……”

从那之后,家人再也没对康康动过手,并且给了他充足的爱。

“不论是我们老两口,还是我的大儿子、儿媳妇、小孙子,都对他很好。”多年前,王宽美在吃饭时看到小儿子的样子,就对大儿子感叹了一句:“你看,我和你爸爸要是身体不好了,还全指着你这当哥哥的。”

没想到一旁才9岁的小孙子立马接话:“奶奶爷爷,不用我爸爸妈妈,我全管我小爸爸就可以了。”

王宽美说,这让她特别有信心,“等我老了,我的儿女会管康康。我的儿女老了,我的孙子也会管康康”。

王宽美在家里看着电视,康康在卧室里写字

15年间,她从未离开康康超过24小时

在学校上完一年级后,家人一致认为还是要把康康送到专门的康复学校,因为那里更适合他。

在济南安安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几年,康康掌握了基本生活技能:吃饭、刷牙、洗脸、穿衣、削水果,都做得不错。“他学东西很快的,也有很好的自理能力,从小都是自己在一个房间睡,自己穿衣服脱衣服。”看到儿子这样表现,王宽美觉得自己的日子没那么难过。

那时,几乎每天8点10分,王宽美就会带着康康出门。快步疾走20分钟后就能到达两公里外的自闭症康复学校。她希望借此锻炼儿子走路,也能强健自我,好陪儿子康康走过人生更长的岁月。

事实上,从康康确诊为自闭症后,王宽美便停止了所有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康康。15年间,王宽美从未离开康康超过24小时。康康父亲也多次说“我保护康康,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

其实,除了陪伴孩子上学外,王宽美还尝试了多种方法,“针灸、按摩、打针吃药,甚至还将名字从‘康智杰’改成了‘康治捷’……没用的,最后还是踏踏实实做训练”。

15年的陪伴,15年的付出,王宽美从没想过放弃康康。同龄人都在看孙子看孙女,没事了就出去玩玩,她却没有特别羡慕,“我把康康带到这个世上来,他就算是爬我也得陪着,这是我的责任。我有时候咳嗽,康康会过来拍拍我的背,甚至给我倒杯水,我就觉得都值了。”

“直到现在,说是幻想也好,梦想也好,我都觉得我的孩子会在某一天康复。”王宽美说,她一直都没把孩子定义为自闭症的孩子,也没有觉得有多么痛苦,就算有不好的想法,也能很快调整过来。

不止是王宽美,她的小孙子也觉得康康很厉害。“有一次,我说到康康的情况,我小孙子立马就说‘我小爸爸可厉害了,他会画画,他的画还能拍卖到过万!他比很多人都厉害。’”

的确,因为画作,康康被冠以“天才”的名号。

他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做手工能力,10岁正式学画画,对颜色十分敏感,绘画时很专注。康康的这一天赋被安安机构的老师发现,现在,他家里摆满了他的各种获奖证书,他的作品也被拿到各地拍卖。其中一幅作品被拍卖到5万多元,但收获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奖金,王宽美全部以康康的名义捐给了公益组织。

这些声名,王宽美一家并不那么在意。“我只希望他能快乐。”

就这样,康康一直在康复学校待到15岁。“因为安安主要面对的是小龄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康康年龄确实大了。”

2019年,王宽美开始考虑通过信托来保证康康将来的生活质量。她甚至还联合了身边大龄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注册了“慧爱残疾人服务中心”,来倡导和推进大龄自闭症儿童就业。

王宽美陪着儿子康康在惠爱中心的教室内画画

王宽美展示着儿子康康的画作

“百年之后,孩子该怎么办呢”

采访过程中,康康一直在绘画。有时,会突然发出“呜呜啊啊”的声音,王宽美会轻轻地说:“安静。”康康平复下来,又开始专心作画。

“成立惠爱的初衷是我们这些大龄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们抱团取暖,同时推动政府帮助建立针对自闭症患者的托养机构。”这也是王宽美现在的愁心事:孩子逐渐大了,自己也老了,但是孩子将来无法自己养活自己,“哪怕给他钱,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花、怎么分配。我们百年之后,孩子怎么办呢?”

2020年,慧爱在历下区创益园成立了“梦想星工坊”,就是想探索解决自闭症、唐宝等孩子的辅助性就业问题。在这里,他们和志愿者会教给孩子们绘画、编织、非遗麦秆画制作等技能,然后将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变成文创产品售卖。2021年,开办了“星空小卖部”,让“货品”成为自闭症群体与社会发生联系的桥梁。所获得的收入会分给孩子们,让他们也能自己“挣工资”。

但一切努力之后,还是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孩子们的情绪管控能力欠缺,再比如缺乏纪律性等。因而,惠爱的成立者和志愿者们目前正在考虑做一个托养机构。

“这两年正在跟很多政府部门联系,希望他们能免费提供给我们托养机构的场地。”王宽美说,托养机构就是想解决很多自闭症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年龄大了,管不动孩子了;或者百年之后,哪里能收容孩子?

如果能成立这么一个托养机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家长的后顾之忧。“届时,聘请老师看着这些大龄的孩子,家长们也能放心。”惠爱的5位联合创始人之所以想寻求政府帮助,主要原因还是资金,“政府如果能免费提供场地,那么到时候主要支付老师工资和日常吃饭等生活费用就可以了,这样就能保证托养机构的收费很低,一些贫困家庭也能把孩子托养在这里。”

王宽美和其他4位联合创始人知道,这条路很难走,但他们正朝着目标一点点前进。

在历下创益园内,这群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不再是漆黑夜空中独自闪烁的那颗星,而是夜空中一闪又一闪的光,虽微弱,却在那么多爱着他们的人的努力下,拼尽全力融入这漫天星河,最终汇聚成金庸笔下的场景:天上星,亮晶晶,永灿烂,常安宁。

王宽美展示着儿子康康的画作

关键词: 百年之后 抱团取暖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