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山东手造合集③丨“春”光无限,随手相伴

时间:2022-03-10 08:18:13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春风脉脉,绿柳如烟,草长莺飞,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明媚的春光中,有谁能耐得住冲动,不去同三五好友、亲戚家人一起拥抱大自然呢?

与好友、亲人同行,又怎能不带上几份精美的伴手礼?

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三条巨龙在空中呈“Y”字形飞行的“哪吒闹海”,潍坊风筝千变万化,奇巧百出;

天梁、地横,前檐、后挡,左擎、右柱,鲁班锁集合古代匠人大智慧;

花影梳、喜上眉梢梳,嘉祥木梳富含文化创意、万物皆可入梳……

在山东,总有一款历经千挑万选、设计精良的手造产品为你所中意,成为最佳伴手礼。

潍坊风筝:“追风”手艺飞舞新花样

春日暖阳下,潍河水静静地流淌。沿河岸进入潍坊市坊子工业发展区王家庄子村,红瓦白墙,少有行人,一辆辆物流车不时从胡同里缓缓开出,然后一路向北,经过村头“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的巨大牌楼驶往全国各地。

“银线连四海,风筝冠五洲”,牌楼两侧的对联是这个村风筝产业的真实写照。王家庄子村大大小小的风筝扎制厂有100多家,年产风筝8000余万只,产值近3亿元。潍坊风筝占国际市场的70%以上,而这里占潍坊风筝总销量的80%。

“王家庄子村的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式、硬翅式和简形式。其中串式以龙头蜈蚣为代表,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而制作的。现在已经发展成许多品种,小的可置于掌上,大的有几百米长。”坊子区风筝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铁源介绍。

王家庄子村的风筝产业越做越大,销售更多的是“现代风筝”,它们身着现代纺织的外衣,骨骼是不易折断的玻璃钢。相比之下,传统手艺人的作品因其珍贵和放飞难度较大,更多被收藏在展厅或在节会中放飞,王兴胜就是为数不多仍然坚持做传统风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

一捆捆竹竿斜靠在两棵银杏树上,树后是王兴胜的西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手持特质的耙刀劈竹片,一手握耙刀,一手捏住竹片下沿,刀进手退,瞬间成片。

“扎风筝刀功是基础,我劈的这些竹片都是0.5厘米厚度,厚薄一致才能让风筝的骨架一致,平衡性好才能飞得起来。”王兴胜说话间,竹片已经劈好摆在地上,“一小时600根,不用数,这是我多年练成的技术。”记者看到,他的手上结了厚厚的老茧。

龙头蜈蚣是潍坊风筝的代表,吻短口方,眼睛宽大,可以随风转动,既灵活又不失威严。其制作工艺之繁杂、难度之高,堪称世界风筝之最。以龙角为例,一根龙角就需要13根料37个夹子固定粘贴点。一个直径15厘米的龙头蜈蚣,一般需要157根料。王兴胜劈完竹片后,就与妻子组成“小流水线”,一人造型、一人扎制,一天能做出五六个小的龙头蜈蚣骨架。传承和发扬着老手艺,王兴胜每年都能扎制出新产品,狮子鱼、蜗牛、田螺、蚂蚱等动物风筝深受欢迎。

长达百余米的龙头蜈蚣风筝如何飞上天?王铁源告诉记者:“放飞时先要将龙尾和串串腰身渐次放起,靠几十节腰身所产生的提升力把巨大的头部送往高空。腰身的连缀是按照力学原理系结,系绳之间有严格的角度和距离要求。”

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精湛的手工技巧,形成了潍坊风筝的乡土艺术风采。从很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缤纷、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到三条巨龙在空中呈“Y”字形飞行的“哪吒闹海”,潍坊风筝千变万化,奇巧百出。

去年11月,潍坊市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风筝随风飞舞,产业也要跟上风头。当下紧要的是要培育自己的品牌与文化,让风筝在国际市场飞出新花样。”王铁源说。

鲁班锁:六木扣合 榫卯相嵌

“同学们,这几块木头,不用钉子和绳子,拼装在一起却非常牢固,很难打开,你们知道它的奥秘是什么吗?”滕州市张汪镇中心小学,教师马乾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鲁班锁的来历、结构和拆品方法。

滕州是鲁班故里,相传,鲁班锁是鲁班为考教幼子而发明的一个榫卯式益智玩具,穿越千年,鲁班锁仍然是当今很多人青睐的玩具,其榫卯结构原理也已经大量运用于建筑设计中。

天梁、地横,前檐、后挡,左擎、右柱,六木扣合、榫卯相嵌、自成乾坤,非钉非胶也。一把小小的鲁班锁,集合了古代匠人的大智慧。描金、雕刻、镶嵌、鎏金……几块木料经过匠人加工,变成了奇巧的“东方魔方”。

走进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的车间,公司创始人李浩正与设计师们讨论着新产品的设计方案,其所打造的“圣匠鲁班”系列产品已走出国门,成为鲁班故里的文化名片,还带领100多名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砰砰砰”,几声凿木头的声音传来,李浩在操作台上用凿子小心翼翼地在成型的花梨木上凿出汉画像石纹饰样。鲁班锁制作技艺精细,需要选材开料、榫卯成形、后期处理三大流程、几十道制作工序。不一会儿,李浩额头就渗出汗珠,“现在破料、开槽等工序大多是机械化生产,像雕花、镶嵌、描金这些还得靠人工处理。”

其实,在刚开始学做鲁班锁时,当地精于木工手艺的贾福明师傅曾劝李浩,鲁班锁可以机械化制作,用手工做成本太大。可是要生产出独具文化特色的鲁班锁,李浩深知,雕花、镶嵌、描金、擦漆、打磨、打蜡这些工艺还得靠手工。

鲁班锁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是卯榫结构的集中展现,一般由六根木条组成,三维拼插,内部卯榫咬合,外观严丝合缝,十字立体,易拆难装,十分巧妙。要想打开销路,每根木条上的花纹是卖点,也是手工制作的关键点。

“每块木头都有自己独特的纹理。”李浩介绍,雕花时要考虑木头的纹理。所谓雕花技法就是要在成形的木料上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通过减去废料,一凿一刻间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李浩一边说着,一边在大小不一的凿子、十余把雕花刻刀中,挑选出小号刻刀,修饰着刚刚凿出的汉画像石纹饰样。

“鲁班锁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之所以一直设计制作各种不同样式的鲁班锁,是因为发现鲁班锁流传并不太广泛,甚至有的孩子都没见过鲁班锁。作为滕州人,我想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更多人。”李浩这样说起开发设计鲁班锁的初心。

现在来滕州游玩的外地游客,很多都会想要购买一把鲁班锁作为纪念。目前,鲁班锁系列文创产品已被山东省外事办推选为传统文化特色外交礼物。

嘉祥木梳:实用物件有了更多艺术韵味

“用的时候是一把梳子,不用的时候是一件木制艺术品。”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嘉祥县大张楼镇的周广胜木雕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一件被称为“镇店之宝”的木梳,让人印象深刻:紫檀木料,梳背上的造型是一朵玫瑰花插在花瓶里,还系着一束穗子,增添了古雅与婉约的韵味。公司宣传部门负责人王军伟介绍:“这把梳子叫‘花影’,非常受欢迎,在网络平台上销量已过百万。”

“嘉祥木雕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意设计制作,让梳子更灵动,更有艺术韵味,让用户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广胜介绍。

“过去,嘉祥木雕多以家具、木匾、屏风为主,以传统的吉祥图案、历史故事和名人字画为题材,古朴典雅,细致精巧。”嘉祥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榜超介绍,嘉祥木雕多含有吉祥寓意,体现了鲁西南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但受现代新式家具潮流的影响,木制家具逐渐淡出市场,从事木雕的艺人也日渐稀少,嘉祥木雕一度面临失传境地。

周广胜18岁跟着父辈学木工,后又外出学艺十年,2011年回家创业,意在发展壮大嘉祥木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做木梳是个突破口:“木梳虽然小,但用量大,而且非常适宜做电商销售”。他和设计人员将花鸟鱼兽、梅兰竹菊等传统画的元素刻在木梳背上,再用上紫檀、黑檀等名贵木料,梳子立马高端起来,销售市场也一下子打开了。

为了让木梳更具艺术性、更新颖,周广胜聘任了15名设计师,专门对产品进行艺术设计。走进公司的产品设计大厅,10多名设计师正埋案工作,设计产品图案。设计师王月义正在纸上绘画,寥寥数笔,几朵圆润可爱的山茶花便跃然纸上。在王月义笔下,梅兰竹菊等文化元素、曲阜孔庙大成殿等古建筑、济宁的玉堂酱园等地方文化符号,皆可入梳。

因为富含文化创意,找周广胜定制梳子的客户越来越多。比如,西藏旅游局定制的冬虫夏草木梳,在梳背上雕刻出冬虫夏草的样子,再加上西藏旅游局的标识,很有地域特色;与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青岛啤酒博物馆等客户联手开发文创旅游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还有的客户将定制的木梳作为结婚伴手礼送给亲友。

一刀、两刀、三刀……在周广胜的指挥下,雕刻师彭路路手持雕刀,娴熟地在气垫梳雕花面上游走,数十刀后,雕花面上的凤凰纹路更加清晰,尾部更有质感,栩栩如生,好像动了起来。在雕刻工艺上,周广胜既传承古老的雕刻技艺,也着力扩大生产规模,开创了四轴精雕技术。周广胜说:“木梳的设计、精雕的部分还是得靠手工完成,老手艺不能丢。”

为了保护木梳的知识产权,周广胜已申请了70多款专利,获得了20项实用新型技术以及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2021第十三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杏坛套装木梳”获得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

关键词: 潍坊风筝 王家庄子村 传统文化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