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探访中国最早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发掘现场:考古亲历者揭秘确定位置的三大核心细节

时间:2022-02-26 05:20:4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 淄博报道

对很多人来说,稷下学宫可能只是游戏中存在的一个名字。但当稷下学宫遗址位置确定的消息传出后,各界关注的目光投向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一波又一波的媒体来到这里探访。

这片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黄土地,2000多年前曾是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稷下学宫遗址发掘现场

穿过遗址中部的乡村公路名叫黉(音hong)大道,由此路进入村庄的大门名为黉门。“黉”者,学府。此处道路及门址名称至今仍沿用“黉”,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齐国故城考古项目负责人董文斌看来,这很可能是关于此地的记忆保留下来的结果,“我们‘解剖’发现这条路真正是古道路,宋代时就有,宋代之后这附近又没有学校,也许老百姓从很早就知道这个地方,口口相传延续到现在。”

自由的学术论坛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74年,田齐桓公在位时开办了稷下学宫,因其位于临淄稷门之下而得名,经历六代君主,他们以优厚的待遇招纳列国的学者来此,稷下先生、学士不仅可以“不治而议论”,也可以“不任职而论国事”,还可以以此申报功名,若获认可,还能受封“上大夫”,享相应的爵位和俸禄。

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交流荟萃之地,展开了著名的百家争鸣。最兴盛时,这里云集了儒、道、法、农、名、兵等各家有影响的学者,孟子、荀子、邹子、慎子、申子等名家学士都曾在此讲学思辨,他们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世界本原、名实等论题开展学术辩论。

稷下学宫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终,随着秦灭齐统一中国而消亡,历时约一百五十年。

在山东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山东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二级研究员王永波看来,与其说稷下学宫像今日的大学,不如说它更像自由的学术论坛,它是讨论天下大事的地方,而不是一般的教学,“弟子们也有师承,但有空大家来辩论辩论。”

“稷下先生不一定住在稷下学宫,大多是随意来去的。外地来的可能住这儿,比如韩非、李斯在这儿待了两年,因此它还有馆驿的作用。”王永波说,稷下诸子的很多观点辑录在了《管子》之中,韩非子、李斯、孟子、荀子等人的很多观点在稷下学宫有过“锤炼”,这在史书中都有记载,诸子百家的很多观念未必不是出自稷下学宫。

关于稷下诸子的来去自由,山东博物馆馆长、山东考古学会理事长郑同修举例说,孟子曾两次来到稷下学宫,荀子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

除了学术论坛,稷下学宫的另一个功能是国家智库。王永波说,齐宣王伐燕时曾征求过孟子的意见,另外,齐宣王占领燕国后,待了三年,燕国反对得很激烈。他又征求孟子的意见该待下去还是撤,孟子说赶快撤。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齐宣王伐燕曾征求孟子意见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形成了养士之风,给诸子很好的待遇,甚至封官职。”郑同修表示,稷下学宫的前提是齐国的国力强盛,经济力量强大,而齐国又能从诸子的辩论、争论中汲取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益的成分。

“可惜,齐闵王后期刚愎自用,谁说的都不听,还瞧不起稷下先生,所以他们都走了。”王永波说。

多个巧合集中到一起就是吻合 通过这些因素确认遗址

中国过去2000年的文化史、艺术史,绕不开稷下学宫,近几十年来,全国学术界对稷下学宫位置的确认可谓翘首期盼。2017年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着手寻找稷下学宫遗址。

起初,时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郑同修主导此项工作。“据文献记载,稷下学宫位于稷门之外,稷门是齐故城的西门,但它是在齐故城大城的西门还是小城的西门?为了解决这个疑问,我们对整个的齐故城西部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郑同修说,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勘探,发现齐故城大城的西门之外没有建筑基址,只在目前确认的遗址位置发现了成排的夯土建筑基址。

对于有些记载所说的稷下学宫位于稷山之下,长期关注稷下学宫遗址发掘工作的王永波进一步阐明,稷山是齐国当时的墓葬区,把学宫建在墓葬区显然不可能。

“历史上所办官学都附属于政治中心,往往处于国家中枢的西侧,因此稷下学宫不会建在荒郊的稷山山下,只会处于齐故城附近。”董文斌说。

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

更关键的是,这处建筑基址群,被战国末期齐国铸币遗存打破,同时基址下叠压战国中期灰坑,可知其建筑年代的上限为战国中期,下限为战国末期,整体年代应处于战国中晚期阶段。通过对建筑基址叠压灰坑出土兽骨进行测年发现,年代数据集中在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90年之间,略早于文献记载的田齐桓公田午公元前374年~公元前357年的在位时间,时代吻合。

“我当时告诉考古队,除了发现夯土基址之外,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围墙。就像岳麓书院,一帮学子一定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郑同修说,好在发现了墙垣遗址,其把建筑基址圈定在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达到4万多平米。

董文斌表示,对遗址的布局还有待深入发掘,目前已发现了东墙和南墙,判定是封闭区没问题,下一步要寻找西墙和北墙。

董文斌说,齐故城小城是田氏代齐后新修建的政治中心,不啻是一次迁都,目的是重整政治秩序。此处建筑基址群紧贴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护在内。可见两者是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当初田氏代齐后把宫城从大城迁到小城,就决定了同时兴建稷下学宫,既把这家官学置于肘腋之处,便于利用和控制,也将之与中枢相隔,内外之间判然有别。

遗址布局复原图

“多个巧合集中到一起就是吻合。”董文斌说,从地理位置、年代、建筑格局和规格,以及学宫与小城的关系等各方面分析,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均与文献记载的稷下学宫相符合,据此推断其为稷下学宫所在。

“个别专家还有疑问,也很正常,可以继续讨论。”郑同修表示。

稷下学宫与几乎同时出现在雅典的希腊学园堪称双璧,它们分别在世界的东西方以相似的方式展现出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王永波认为,稷下学宫遗址的发现,将有力地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实际上,中国的学术精神在春秋时期就已确定,稷下之学继承了这一点,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史奠定了非常高的基础。

稷下学宫遗址发掘的排水沟渠

现场出土的文物有陶器、钱范等

现场出土的齐刀币钱范残块

出土的建筑构件(螺钿)

关键词: 稷下学宫 学术论坛 稷下先生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