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观澜亭丨最有爱的一天,这些山东人为啥以器官捐献来纪念

时间:2022-02-25 05:19:05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陈巨慧

2022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廿二,星期二,因为 “2”有“爱”的谐音,所以这一天被大家称为是“最有爱”的一天,不少情侣选择在这个吉利的日子登记结婚。在山东青岛,有一对同样在这一天“领证”的夫妻却做出了“另类”的选择——他们在器官和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签下二人的名字。

冯晶与苑靖雯是一对90后新婚夫妻,2月22日领完结婚证后,他们紧接着签了捐献协议。捐献器官和遗体的想法是妻子苑靖雯先提出来的,二人一拍即合,与家人商量后最终做出了一起捐献的决定。

苑靖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器官和遗体捐献是人在去世后,能为社会、为他人有所贡献的好事。在“最有爱”的一天,结婚证象征着夫妻之爱的坚贞不渝,那么捐献证便意味着二人的大爱无疆。

对于冯晶与苑靖雯的选择,也有身边人发表了不同意见,告诉他们同一天进行婚姻登记和遗体捐献登记太不吉利。“我们就想打破这种想法,因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能够帮助他人比吉不吉利重要太多了。 ”丈夫冯晶说。

相比于新婚夫妇签订捐献协议的激情澎湃,老夫老妻的签订似乎多了些沉重,却又显得温情脉脉。2月22日上午九点多,76岁的王义国和老伴韩玉梅拿好各自的证件,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在捐献登记表上郑重地写下了名字。 “他们年轻人都选择这天去婚姻登记,我跟老伴去遗体捐献登记也想选个好日子,而且今天天气也不错。 ”王义国说道。谈起捐献的初衷,王义国说,这源于当时小九月的感人事迹。

2021年6月21日,山东青岛年仅四岁的小九月被病魔夺去了鲜活的生命,母亲却通过遗体捐献的方式,给5位患者送去了重生和重见光明的希望,让小九月换了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看到小九月的报道,王义国和老伴很受感动,当时就有了想要遗体捐献的想法。在2022年2月22日这个“最有爱”的日子,夫妻俩终于了了心愿。 王义国说,“我觉得人要知道回报社会,要学会感恩。我也呼吁跟我一样的老年同志们,把器官捐给需要的人,积极参与到捐献事业中。 ”

遗体捐献被称为生命的接力,捐献人通过阳光下的登记,让受捐者重获新生。一个志愿者完成捐献,至少可以挽救五个生命。遗体捐献对于他人的健康,对于医学科学的进步,对于社会科普教育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自2013年2月开始全面启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自愿捐献工作。截至2月23日,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登记的志愿者已达4497847人。截至2月17日,实现捐献38525例,捐献器官115591个。

据央视新闻周刊报道,专家估算,我国每年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来挽救生命的患者大约有30万,2015年,器官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供需比是30比1,30个等待的患者只有一个可以获得救命的器官。到了2020年,这个供需比变成了15比1。近年来,登记人数不断攀升,已登记的志愿者中,有150多万人是在2021年完成登记的。

可见,当生命不可挽救时,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死亡是不幸的,而人体器官捐献,是对一个逝去生命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另一个生命的莫大帮助。

一新一老两对夫妻携手捐献,是伉俪情深、生死与共的“小爱”,点滴“小爱”汇聚,成就了温暖人心的“大爱”。以爱己之心爱人是优良传统,早已融入山东人的血脉之中。抗击疫情,有山东人慷慨驰援;抵御洪水,有山东人挺身而出;器官捐献,山东数量排在全国前列。每一次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每一次倾情相助感人肺腑。这不仅展现出齐鲁儿女的满怀豪情,更彰显着齐鲁大地的大爱传承。

祝福这两对夫妻,是你们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让大爱在人世间永存。(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崔淑敏 苗晓蓉 报道)

关键词: 挺身而出 人体器官 山东青岛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