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山东第一高”高空施工现场,干了十几年的“老把式”也得适应两天

时间:2022-02-09 07:44:11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泉城“造楼人”

“山东第一高”高空施工现场,干了十几年的“老把式”也得适应两天

□记者 王健

“检查完毕!”“开始顶升!”

春节前的一天,济南中央商务区370米高空,寒气逼人。中建八局二公司山东国际金融中心项目计划经理王泽鑫一声令下,操作工程师张玉新按下了“造楼机”顶升启动键。

在建“山东第一高”5天“长高”一层的秘诀,就在“造楼机”身上。

这个有着117个操作按钮的大家伙,又叫智能顶升平台,自重1000多吨,动力源自8个大型液压油缸,最高可支撑2400吨的重量。每次楼层升高之前,工人们要先绑扎好钢筋,顶升到位之后,安装好模板,直接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吊焊钢构件。

这有点像制作糕点,摆弄好模子,再倒巧克力。与传统搭架子盖楼的方式相比,这种建筑模式的工时可节省近30%。

3个小时,山东国际金融中心核心筒又“长高”了3.9米,升至76层。而站在“造楼机”的主控室内,王泽鑫只听到了轻微的振动声。其实,正常楼层每次顶升只需要1.5个小时,由于外部造型需要,这几层要完成核心筒直墙-斜墙-直墙的转化,所以顶升时就需格外注意,速度才放慢了不少。

山东国际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0.9万平方米,主塔楼88层高428米,是中央商务区“山泉湖河城”五座地标塔楼中的“山”,外部造型按照“淙淙山泉”的理念设计,核心筒外墙要经过10次变化,从1.6米“瘦身”至0.5米,形状也要从类正方形变成八边形。

中午12点50分,于建芳所在的大模工班组再次登上了施工电梯。电梯内壁的孔洞都被贴上了透明胶,操作电梯的大姐手里抱着塑料水杯,椅子上还放着热水袋。从1层到76层,坐电梯需要7分钟多。

大模工们穿梭在顶升平台的操作架上,不断拉动吊链,将高低不一的模板一块块拼装起来,并通过红外垂直水平仪确保模板平整。“这几天济南太冷了,楼顶的气温又比地面低四五度,有时地面下小雨,楼顶飘雪花。”于建芳笑着说,他们都得穿两件保暖衣,两个外套,“最重要是防风。”

“塔吊师傅,能听到吗?慢慢起高!”外墙已经施工到了72层。33岁的信号工高亚正拿着对讲机指挥塔吊装钢梁和钢柱。

“这个项目使用了3台动臂塔吊,臂长55米,最大可吊运80吨的重物,相当于60多辆小汽车。”项目经理郭强说,动臂塔吊自重300吨,悬挂于仅0.5米厚的建筑外墙,“为保证塔吊安装,必须对墙体受力变形情况、施工工况等进行验算,加固加强。”

“害不害怕?”钢结构班组组长胡永刚笑着问。即使是他们这些干了十几年的“老把式”,刚一上来也腿软,得适应两天。

对于高空作业的他们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背着安全带,两根安全绳一步一固定;高空风向多变,施工必须在背风处。

71层是加强层,由152个钢构件组成,打造了一个坚固的伸臂+环带桁架。胡永刚算了一笔账:这层的用钢量是普通层的10倍,达到3000吨,能建一座体育馆。

他在这个行当已经干了十几年,北京“鸟巢”、上海世博会世博轴、世博演艺中心、天津西站等标志性建筑都有他挥洒的汗水。因为常年在高空,风吹日晒,很多人都不相信他是个“85后”。

透过钢梁望向远方,整个济南尽收眼底,天晴时,风景如画。按照计划,山东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将于2023年6月交付使用,成为黄河流域城市新地标。

关键词: 顶升 山东 操作 施工 模板“山东第一高”高空施工现场,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