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多地市派代表来“研究”!关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青岛模式”全省出圈

时间:2021-12-21 08:02:30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20日讯 20日,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观摩会在青岛召开,来自济南、枣庄、济宁、烟台、淄博等5个地市的约100名与会代表对胶州、莱西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现场观摩。据悉,观摩会持续三天,全省15地市300余人将分三批对青岛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现场观摩。

近年来,青岛市紧扣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头号任务”,创新建立“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模式,从强化组织、智能监管、闭环链条、长效机制四个层面精准发力,全市城乡居民养成了“好习惯”,分出了“新时尚”,成功探索出厨前垃圾就地就近堆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利用的“青岛模式”。青岛市已连续两年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列入市办实事,累计撤除“小、散、乱”桶点9000余处,升级改造投放桶点4600余处,273个居民小区已实现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青岛市共创建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试点镇街10个、生活垃圾达标街道64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300个、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小区76个、建设镇级生活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终端24处,在农村地区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四分四定”(分类投放定点、分类收集定时、分类运输定车、分类处置定位)全链条处理模式。

其中胶州市坚持一核红色统领,强化四翼绿色共治,构建垃圾分类闭环工作模式。与会代表们观摩了胶州市春晓苑小区、第六实验小学、卜落林村、小荒村、律家庄村、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等,并听取工作介绍。其中,春晓苑小区坚持“一将收集的“厨前垃圾”通过阳光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用于庭院花卉、小菜园追肥,实现垃圾不出村、就地利用的目标。

莱西市厚植绿色发展底蕴,打造垃圾分类样板,推动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提升。与会代表们观摩了莱西市产芝村、沟东新村、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紫悦府小区、谭彪庄村、洙河花园小区,对当地垃圾分类工作典型经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其中,产芝村实行“支部书记包村、两委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将垃圾分类落实到“门前三包”和村规民约中,分类督导员在驻桶指导时,按照“一开二看三提醒”的步骤进行现场指导。沟东新村,建立“德者有得”道德积分累计机制,设置一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将原有养殖棚改造为厨余垃圾堆肥间,厨余垃圾、瓜蔓、葡萄叶、牛粪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就地堆肥,为千亩葡萄大棚专供生物肥。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占地3500平方米,年处理量最大可达1万吨以上,酵素年产量可达120吨,为本镇及周边20个村庄堆肥提供技术支持,不仅降低了厨余垃圾处理和运输成本,而且得到直接返田的优质有机肥,为该镇的种植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莱西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设有分类百科区、影音教学区、互动答题区、科学处理区四大区域,运用“1+2+3”机制,即依托1处宣教中心,通过“联合+宣讲”两种方式走进校园、走入社会,组织党员、学生、职工3类群体定期走进宣教中心进行学习互动,切实将宣教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谭彪庄村将村庄散落的分类桶点全部撤除,建成一处集中收集点,完成撤桶并点;2020年,获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庄”;2021年,增设村级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开始探索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近日,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以上的目标,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保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最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实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的治理目标。

下一步青岛市将全面推进《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落地实施,实现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宣传动员进一步精准,分类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十、百、千”三年集中攻坚行动,计划创建1个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3-5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市),3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街道)、6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20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户,实现“四分四定”分类体系全覆盖,率先在示范区域打造农村生活垃圾零增长、厨前垃圾就地就近处理的青岛模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文/图)

关键词: 垃圾 分类 生活 处理 实现 城乡 农村 模式多地市派代表来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