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一个鼻孔冒烟”的秘密

时间:2021-12-01 09:11:29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细节决定作品品质,甚至关系到成败,评论家这么说,作家和艺术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我感冒了,你咋知道?

郭德纲说过一段相声,演出前,他到后台,于谦正坐在那儿抽烟呢。他看了一眼,赶紧关切地问候:于老师,你感冒了?于谦很惊奇,禁不住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感冒了?其实观众这会儿也很懵。郭德纲揭开谜底:你一个鼻孔冒烟。观众大笑。

感冒了,会鼻塞,有时只有一个鼻孔通气,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这样的小细节,郭德纲能注意到,在作品中这么用,用起来这么有趣,用了效果会这么好,这就是水平。

无独有偶,著名作家莫言也讲到一个关于“一个鼻孔冒烟”的故事。11月22日,莫言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莫言和你聊聊天”栏目中,就好小说的评价标准与大家交流。小说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他认为是人物、细节、语言,这三个方面都处理好了,才算得上一部好小说。

关于细节,莫言举了个例子。他说,“当年我当评委读过格非老师的一个小说,我给他提了一个意见,他也接受了。”

什么故事呢?

莫言先生写道:一个人跟人打架,被人一拳打破了鼻子,然后这个人随便找了块草纸把一个鼻孔塞住,他就抽起烟来。

写到这里不写了,我说格非你干吗不继续写,这个地方才是一个作家对细节的延伸想象的地方。

他抽烟的时候,烟是怎么冒出来的,一个鼻孔堵住了,烟从一个鼻孔里冒出来,那比原来的烟道要凶猛。

原来两个鼻孔,烟很淡,现在一个鼻孔,烟柱变得又粗又大,或者另一个鼻孔里是不是会有一些细微的烟雾冒出来,这就看你的想象了。

如果你把这个写了,情节就周全了,就充分地把细节延伸地描写下来,这就产生了一个好处——特别有说服力。

打破了鼻子再抽烟,这个细节可信也可不信,但是你写到了烟怎么样从一个鼻孔里冒出来,大家都认为你是看到了这个情节,所以你才能写出来。

实际上我也没看到,但是我在合理地想象,这种想象是建立在一种物理的或者说常识的基础上,大家就会信服。

莫言通过这段描述,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物当然是要靠故事来展示、塑造,故事又是由情节和细节来构成的,现在的作家都特别讲究所谓的细节表现,这是很重要的,“有的细节写得好,就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读莫言先生的作品时,也能强烈感受到这一点。他对细节的生动刻画,语言的准确与表现力,是广为称道的。这些细节让人印象深刻,读过很长时间,靠着对这些细节的记忆,仍然能比较清晰地“复盘”整个作品。

无论是作家还是艺术家,能否在作品中留下一些精彩细节,既是决定作品高下的重要元素,也是衡量作家艺术家功力高下的一把标尺。

好细节,能抓住经典瞬间

好的细节是如何起到四两拨千斤效果的呢?

细节写好了,人物的情感、性格、品质自然而然表现出来了,那些抽象的道理,不用通过画外音、打字幕的方式直白说出来,大家心里也领会得清清楚楚。

电影《长津湖》,几天前登顶中国电影史票房榜。现在,票房还在高歌猛进中。这部电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一是主题表达好,二是影片质量高,这两个方面又相辅相成。质量高的表现之一,是对细节的使用很出彩,而这些出彩的细节,又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了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

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长津湖战役,是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场大战。志愿军通过诱敌深入,将敌人分割包围在长津湖一带,并计划逐一歼灭。然而,志愿军面对极端困难的局面。因为敌人的轰炸、封锁,弹药、给养都运不到前线,而对手却占尽优势,供给充足、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除此之外,还要面对极端严寒天气的考验,长津湖一带气温接近零下四十摄氏度,而志愿军战士还没有穿上足够保暖的厚冬装,有的严重冻伤甚至冻死。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志愿军依靠坚强的意志、不怕牺牲的精神,克服困难,顽强作战,拼下来一场场艰苦卓绝的胜利。

电影中是如何表现这些内容的呢?为了表现条件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电影使用的细节之一,是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吃冻土豆。那个时期,在敌人轰炸封锁下,粮食供应不上,志愿军补给困难,再加上为了隐蔽,避免被敌人侦察到动向,轻易不敢生火做饭,一段时间,战士们就只能带点炒面、土豆果腹。冻土豆,硬得像石头,根本咬不动,战士们要放到胸口,用体温捂一会儿,才能变得稍微软和一点儿。这样一个细节,震撼人心。

云南昆明一位观众,看完电影,一定要体验一下,冻土豆到底什么味道?她回家煮好了土豆,放在冰箱里冷冻,然后再拿出来试吃,根本咬不动。要知道,那时候战士们所处的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环境,比冰箱冷冻的温度要低多了。

可是,就连这冻土豆,当时也很稀缺。纪录片《冰血长津湖》中,亲历那场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回忆,有一队战士,两天没吃东西,衣着又单薄,体力严重透支,抢占小高岭高地前,战士们盼着能吃点东西,哪怕是冻土豆也行,暂时可以充充饥,但是,这点愿望也满足不了。在这种极端困难环境下,战士们靠着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踏着及膝的积雪,坚定地走向预定战斗位置,那位老战士回忆:“两里路走了一个多小时。”

“冰雕连”的壮烈,更加震撼人心。到了预定的攻击时间,志愿军这支部队却没有发起攻击。等到了他们的阵地一看,这支队伍已经到达指定地点,并按战斗队形在雪地里摆开,但他们已经无法发起进攻,严寒的天气已经吞噬了他们。战士们虽然都被冻僵了,每个人却依然保持着准备战斗的姿态。这样悲壮的场面,又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

这些细节表达好了,电影好看,还把我们如何能打胜仗的道理讲清楚了,而且令人信服。

其他门类的文艺作品也是如此,比如雕塑。古希腊雕刻家米隆的作品《掷铁饼者》,抓住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表现力的瞬间,赞美了人体的美,也表现了运动的美,张扬着澎湃的生命力,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个瞬间的表达,就是通过细节支撑的。从整个身体到手、脚、膝的动作,都有极其细腻的描绘与表达,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人物此前此后的动作,于是,在空间上静止的作品,被赋予了“运动感”,表达出时间上的延展,形成了“空间中凝固的永恒”。一说起表现运动题材最好的雕塑作品,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位“掷铁饼者”。

好的细节,才能成就优秀的作品。没有这样的好细节,如何感动别人,说服别人,让别人相信你讲的故事?

过于夸张,可能适得其反

细节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加工,但不能不符合生活逻辑与艺术逻辑。

有的细节纯粹胡编乱造,像某些“神剧”中的所谓“手撕鬼子”“裤裆藏雷”之类,有污辱观众智商之嫌,看了生一肚子闷气,哪里还谈得上艺术享受。

细节失真、失理,作品就难以立得稳。以人物塑造为例,细节掌控不好,过度夸张与变形,会让人物流于平面化、呆板化,大大降低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

有一部老电影《平原游击队》,拍摄过两个版本,分别是1955年版和1974年版。两个版本中的人物和情节基本一致,但对比看一下,1974年版在细节处理上,尤其在人物塑造方面过于夸张、失当,成为招致诸多非议的原因之一。

1955年版的《平原游击队》是一部黑白片,时长80分钟左右,情节环环相扣,矛盾冲突节节推进,成功塑造了以智勇双全的游击队长“双枪李向阳”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形象,成为一部备受称道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说经典,是因为经受住了岁月的淘洗。现在,有网友看完这个电影,在弹幕中感叹:“神剧就别在这提了,两者隔着长城的距离。”这个评价足以反映大家的高度认可和真心称赞。

特别值得称道之处,在1955年版中,方化饰演的日寇头目松井,老谋深算,诡计多端,他演活了“鬼子”的同时,也在与李向阳的斗智斗勇中,使李向阳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方化的表演,通过微表情的变化、微身段的使用,把角色的性格与心理活动,表现得恰如其分,又入木三分。刚开始,听说城北、城西出现了八路军,松井并没怎么当回事,觉得消灭这样的对手不过小菜一碟,他眉毛倒竖,面目狰狞,吩咐兵分两路,去打击八路军游击队,那种傲慢与骄横跃然眼前。识破李向阳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种狡猾与奸诈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为了从老百姓那里问出八路军、粮食的下落,他脸上挤出几丝假笑,又是笑里藏刀,笑里藏奸,“鬼子”的形象真是活灵活现。

到了1974年版,虽然仍是方化饰演松井,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夸张版松井与老版的松井相比,就单薄多了。从一开始,人物就像一张拉满弦的弓,后面再难有继续发力的空间。松井自始至终就如同一个狂躁症患者,似乎只会大喊大叫,观众已经看不出人物那么多层次的性格特征,感受不到人物那么丰富细腻的心理变化了。

值得关注的是,1974年版中还有一些细节,处理得也“不是很艺术”。比如,松井接到报告,说城北发现八路军,此时,画面上出现的是“咔嚓”一道闪电,表现松井得知消息后如同“晴天霹雳”的感觉,这种表达方式是否过于稚拙,不太符合艺术规律?而相似的情节,相似的画面,出现了两次。再后来,松井听说城北某地被八路军游击队袭击,又是十分震惊害怕,这次不是闪电了,而是花盆从架子上翻下来,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实话实说,这一类的细节,反而让观众出戏了。

细节是个概念,但不能概念化地去表现。细节可以想象与虚构,超现实也没问题,但不能违背生活的本质与逻辑,不能违背艺术创作规律,否则,理之不存,事将焉附?

关键词: 细节 人物 作品 表现 志愿军“一个鼻孔冒烟”的秘密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