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投运 济青高速“加氢走廊” 串起山东氢能产业带

时间:2021-11-27 09:08:40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通讯员 王潇君

11月18日,中国石化淄博高速加氢站正式启动,该站位于济青高速北线淄博南服务区,是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与此同时,中国石化济南东服务区加氢站也在施工中,预计12月底完工,届时,全国第一条“氢能高速”将建成。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二次能源,来源广泛、灵活高效、应用场景广阔,是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板块。近年来,山东加速推进氢能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铆足劲儿打造氢能源产业体系。连日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山东多家企业,探访氢能产业大发展的企业力量。

搭建“加氢走廊”

“中国石化淄博高速加氢站正式启动,标志着该加氢站作为贯通济青高速‘加氢走廊’的关键一环,可有效缓解燃料电池车辆高速公路运行的加氢焦虑,可日供氢能500公斤,可满足50辆燃料车加注,将串联起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对于推动燃料电池车辆长途运输的规模化应用,实现‘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打造一条氢能高速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1月25日,中国石化山东公司副总经理冯东明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中国石化将紧紧围绕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企业愿景,构建“一翼两翼三新”的产业格局,并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和最高优先级,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规划“十四五”期间布局加氢站1000座。

作为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氢能源是车用领域的“兵家必争之地”。氢能汽车能否上路,加氢便捷是关键。中国石化加氢站投入运营,将有效打破氢能源车辆推广中的加氢“窘境”。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建成各类加氢站超过190座,在营加氢站超过157座,超过日本位居世界首位,主要服务于公共汽车、物流车和卡车等。

“中国石化山东公司已投营加氢站3座,施工中的加氢站4座。‘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100座加氢站,打造山东规模最大的氢气加网络。将以济青‘氢能高速’为纽带,串联起以齐鲁石化为中心的淄博、济南、滨州氢能产业圈和以青岛炼化为中心的青岛院士港、西海岸、潍坊氢能产业圈,形成‘氢-车-站’联动的氢能供应‘山东模式’。”布局氢能产业,真正实现氢能产业链全供给,冯东明表示,源头制氢环节,中国石化是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目前氢气年产能力超35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已在燕山石化、广州石化、青岛炼化等企业建成8套氢纯化装置。终端环节,中国石化是全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拥有3万余座加油站,其中,中国石化山东石油是省内最大成品油供应商,拥有2600余座加油站,具有布局加氢站的先天优势,可在现有加油站基础上增加加氢功能,进度快、见效快。

潍柴“下注”氢燃料产业链项目

日前,在济南泰钢至青岛董家口港区路线上, 潍柴联合中国重汽开发的49吨燃料电池重卡正在试运行,到目前已累计运行超5000公里,为燃料电池重卡的推广和场景应用积累了大量示范经验。

“首批13辆49吨级氢燃料重型卡车车载氢气瓶容量34公斤,百公里耗氢12公斤,单车平均日行驶路程630多公里,每日需在此加氢240公斤左右,年加氢量137吨。”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氢燃料电池业务是公司重要战略业务之一,是公司未来发展和投入的重点,通过创新技术研发致力于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据介绍,目前潍柴建成了“单电池-电堆-发动机-整车”的全套研发试验台架,具备了完整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试验能力;建成了万套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形成了覆盖燃料电池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应用与验证全链条技术创新支撑与自主产业化能力;最新研发的燃料电池堆功率密度达到4.0kW/L, 寿命超过30000小时, 可实现-30℃无辅热低温启动,技术指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潍柴动力2021年募资130亿元,部分资金投入氢燃料产业链项目。从燃料电池到重卡、客车、物流车、商务车等,潍柴已完成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系统及整车全产业链平台部署,搭载潍柴氢燃料电池的车辆已广泛投入市场运营,探索出产业发展山东模式。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氢能重卡外,潍柴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船舶技术成果落地,利用氢燃料作为客运船用动力,并成功上船应用,实现了技术成果转化。该船已于9月份在山东莱芜雪野湖下水开展试验。

随着山东氢燃料电池车高速路权减免政策即将落地实施,潍柴未来3年,将以青岛为中心,陆续推广200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辐射周边600多公里,同步加快氢能港口、氢能园区、氢能社区等示范场景的落地。

山东“氢机遇”创新样板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大规模推广应用氢能的示范省份,山东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应用经验,持续加快氢能产业布局攻关,产业链条、创新体系、政策体系日益完备,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效应,构建氢能产业合作新生态。”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靖士宽在“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介绍,山东氢能资源优势凸显。作为化工大省,山东的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副产氢丰富,骨干企业均具有丰富的氢气制取、储存和利用经验,具备大规模利用的成本优势。年均产量在260万吨左右,其中可利用的高纯度氢气规模每年约为10万吨,可满足3万辆城市公交车运行使用。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把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作为超前布局先导产业、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的重大举措。在2020年6月印发的《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中,明确了“构筑两大高地、布局两大集群、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济宁)”的发展布局。

山东省内各个城市也在争打“氢能牌”。2020年底出台的《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剑指打造“东方氢岛”,提出在未来10年完善氢能产业链体系,打造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将青岛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氢能城市。

山东氢能产业链条也在逐步完善,不少企业积极抢抓“氢机遇”,氢能产业迎来了“黄金十年发展期”。济南塞克塞斯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套兆瓦级电解水制氢系统,电流密度与电解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烟台冰轮研制的氢液化领域新型高效螺杆压缩机,列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山东纽能生产的燃料电池用石墨板,寿命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33%。

11月25日,山东大学教授朱维群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开发不仅是政府、企业的关注热点,在学术界也得到高度关注。目前他正在带领团队完成氢能开发及制氢储氢技术路线的探讨研究课题。朱维群认为,随着山东氢能产业的大发展,下一步氢能开发还面临一些待解问题,如利用成本过高、政策配套及监管框架亟待完善等。

在氢产业基础发展上,山东正参考国际有效的氢能项目管理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实现氢能源产业体系全覆盖。

关键词: 氢能 燃料电池 产业 山东 发展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投运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