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德州市委书记:“十四五”力争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年内营收过500亿企业实现突破

时间:2021-11-05 13:35:51    来源:大众网    

11月5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5场——德州专场。(摄影:钮晶)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张建 济南报道

11月5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5场——德州专场。

“十三五”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0.2%

会上,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介绍,全市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9亿元,由2015年的全省第11位提升到第9位;市场主体达到 47.6万户,比 2015 年增长 65.8%。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7%,增幅均居全省上游。

“十三五”期间,德州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累计关停、整顿“散乱污”企业近8000家,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50个,完成投资8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新增上市企业7家,总数达到10家。成功创建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33个工业大类中,26个实现正增长。10月27日,中国第一辆冬奥会雪蜡车正式交付使用,实现了“国内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主要研发承制单位就是德州泰山体育产业集团。

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整合15个职能部门42项救助政策和资金,搭建统一的数字信息平台,对易返贫致贫人员动态监测、及时救助,这一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产量常年稳定在150亿斤以上,成为全国5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家。开展“村村有能人、镇镇有专家”行动,今年村“两委”换届,从北京、天津等地回引人才任村干部729人。

在改革开放方面,德州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累计引进京津冀项目591个。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18个重大事项、135个投资过亿元重大工程。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与东盟地区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59家。先后承担32项国家级、98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在生态环境方面,德州2020年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改善49.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5年改善39.1%,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5年提升2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在民生事业方面,“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1%、8.6%。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7%以内。新建改建幼儿园367所、新增学位10.9万个,56人以上大班额动态清零。建立全省首个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医疗机构床位数增长26.5%。

“十四五”力争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十四五”时期,作为全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德州将按照京津冀产业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一区四基地”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山东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田卫东介绍,德州市“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6%以上,“四新”经济占比年均增长9.8%,力争人均GDP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

一是把先进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加快建设中国食品名市、体育名城、区域性现代物流节点城市。优选培植排头产业,突出抓好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三大优势主导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先导产业,现代物流、会展经济、医养健康三大新兴服务业,力争3-5年实现倍增,提升重点产业区域首位度。突出抓好33个产业链链主企业,坚持一链一策、一链一专班,全力推进投资1500亿元的13类37个重大项目。刚刚出台支持先进制造业强市25条意见,加快培育梯次强企方阵,力争3年内营业收入过500亿元企业实现突破,过百亿、50亿30家以上。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抢占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金融等“新赛道”,围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面向大院大所的中试基地。成立市人才发展集团,设立人才基金,建立人才园区,正在争创国家体育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中国(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实施“三年10万大学生兴德”计划,建设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发挥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优势,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职业教育集聚区。

三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有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深入开展城市更新。实施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开发,打造全域水系连通与生态保护工程,实现5大干流、89条支流贯通,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国家节水型城市。认真落实“两个清零、一个提标”要求,积极创建雨污分流整建制清零试点城市,力争2023年清零。大规模实施造林绿化,提高碳汇能力,走出平原地区也有“金山银山”的路子。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围绕打造服务京津冀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德州游”“德州造”“德州味”“德州宴”,让人流物流信息流由“流动”变成“留下”。

四是发挥德州农业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突出办好三件大事:一个是抓好“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在粮食绿色高产高质高效上实现突破。“吨半粮”就是年亩产要达到1500公斤以上,具体为小麦产量不低于650公斤、玉米产量不低于850公斤。从今年秋种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30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600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建成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第二是抓好中国食品名市建设,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上实现突破,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建方案,加快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中央厨房”。第三是抓好强镇固基,在推进城乡融合上实现突破,集中培育10个中心镇,探索“为民服务区域中心”建设新模式,努力打造产业振兴的引领镇、公共服务的先行镇、乡村文明的样板镇、共同富裕的示范镇。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围绕“三个走在前”、促进共同富裕、对接京津冀等重大课题谋划推进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吸引外来人口落户。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改革项目,叫响“德办好”政务服务品牌。加强与南宁合作,建设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重要支点城市。

六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探索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有效途径,让农民有更多机会增收致富。我们正以“构建困难群体全生命周期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为目标,建设大救助体系升级版,探索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实践。

关键词: 建设 德州 打造 实现 京津冀德州市委书记:“十四五”力争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