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哲学家李泽厚逝世 其学术著作《美的历程》“出圈”影响几代读者

时间:2021-11-04 09:07:19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梁雯 济南报道

11月3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哲学家李泽厚于美国科罗拉多当地时间今晨7时逝世,享年91岁。今天,#李泽厚逝世#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众多网友自发悼念。

李泽厚生于1930年,湖南宁乡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其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等。

很多人是通过《美的历程》这本书认识李泽厚的。这本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从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讲到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这本于1981年初版的文艺理论著作,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诞生,曾一度“洛阳纸贵”,也让李泽厚被当时的年轻人尊为“精神导师”。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本专业的学术著作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读者。“远比我想象的有趣。”“这是我在大学所接触到的第一本美学书,一下引起了我对美学的兴趣,整整迷了四年。作为美学的入门书籍,这本应该说是最好的。写得很可读也很有激情。”……对于《美的历程》,不少读者都印象深刻。冯友兰曾这样评价《美的历程》:“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李泽厚曾说他没有那么多故事,一生简单平凡,希望能静悄悄地写书,让读者们静悄悄地读书;希望自己静悄悄地活着,也能静悄悄地死去。其实,从少年困顿到青年成名,李泽厚的人生经历不能说不丰富。

李泽厚12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一落千丈,这也让少年时期的李泽厚经历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因为贫困,李泽厚选择了免交学费的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毕业后考上了北大哲学系。上大学后,李泽厚的生活仍然捉襟见肘,买不起笔记本,只能买活页纸,看到别人吃煎鸡蛋羡慕得不得了。

大学毕业后,李泽厚进入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在这里,李泽厚参与了让他名声大振的美学大讨论。针对“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他既反对美在自然、与人无关的论点;也反对将美等同美感,只与人的心理活动、社会意识相关的论点。他提出,用马克思“自然的人化”观点来解释美的问题,认为人类的实践才是美的根源,内在自然的人化是美感的根源。由此,李泽厚开创了中国美学的一大派别:实践美学。此时,李泽厚还不到30岁。

对于读书治学,李泽厚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读书不是简单获取知识,而是培养锻炼自己的识别、估价的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对各种问题变得更敏锐更清醒也更理性,从而不做权威的奴隶,也不做时髦的奴隶。在治学上,他对自己提出了两个要求,即没有新意就不要写文章和不为名利写文章。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不会过时,会传之久远,这才可能是真文学。

关键词: 李泽 美学 中国 大学 读者哲学家李泽厚逝世 其学术著作《美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