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COP26丨温室气体浓度和热量积累“创纪录” 正将地球“推向未知领域”

时间:2021-11-01 18:06:00    来源:大众网    

10月31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这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次缔约方大会。

当天,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并指出:“创纪录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和热量积累已将地球“推向未知领域”,并将对今世和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

过去7年创下有史以来最热温度 海平面再创新高

《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综合了联合国多个机构、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以及科学专家的意见,以科学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地球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温室气体

2020年,温室气体浓度达到新高。二氧化碳(CO2)含量为百万分之413.2(ppm),甲烷(CH4)含量为十亿分之1889(ppb),一氧化二氮(N2O)含量为333.2(ppb),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年)水平的149%、262%和123%,2021年这些增长仍在继续。

从1984年到2020年,CO2的全球平均摩尔分数(浓度测量)(左)、CH4(十亿分之一)(中)和 N2O(十亿分之一)(右)。

·温度

2021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基于1-9月的数据)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1.09摄氏度。目前,WMO在分析中使用的六组数据集将2021年列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第6或第7最热的年份。

然而,2021年很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第5至第7年,而2015至2021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

当地时间2021年7月2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南部的山火持续肆虐。

·海洋

2019年,海洋深处2000米以上继续变暖,创下历史新高,基于7个全球数据集的初步分析表明,2020年超过了这一记录。2021年1-4月,北极的拉普捷夫海和波弗特海经历了“极端”的海洋热浪。

海洋每年吸收约23%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正变得越来越“酸”。在过去40年里,全球公海表面的pH值一直在下降,现在是至少26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海平面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在1993-2002年期间每年上升2.1毫米,在2013-2021年期间每年上升4.4毫米。

1993年1月至2021年9月全球平均海平面演变。

·冰川和冰原

北美冰川的质量损失在过去20年里加速,2015-2019年期间比2000-2004年期间几乎翻了一番。2021年,北美西部异常温暖、干燥的夏季对该地区的山区冰川造成了严重破坏。

当地时间2021年9月8日,气候变化使格陵兰岛的冰川加速消融。

“危险的复合效应”已产生

COP26必须成为人类和地球的转折点

气候形势的恶化导致全球多地极端天气频发。据统计,今年6-7月,北美西部和地中海地区多地出现超过40℃高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50℃,极端高温在美国加州、土耳其和希腊等地引发重大森林火灾。同时,2020-2021年拉尼娜现象期间的极端天气改变了雨季,极端降雨袭击了西欧多个国家,引发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国则面临严重干旱。

干旱席卷边远地区巴拉穆加布,气候变化被证明是比冲突更致命的敌人。

报告强调称,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和强度的上升与暴力冲突、经济衰退和疫情冲击形成了“危险的复合效应”,破坏了几十年来全球在改善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进展。

据统计,2020年全球营养不良人数达到峰值(7.68亿人)后,全球饥饿人数预期将在2021年有所下降,然而截至今年10月,许多国家该数字已超过2020年水平,其中“已经遭受粮食危机或更糟糕状况”的群体人数在2020年-2021年9月从1.35亿增加到1.61亿,增长了19%。

这些冲击还将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越来越多人将面临生计的全面崩溃,从阿富汗到中美洲,干旱、洪水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打击那些最缺乏恢复和适应能力的人。

叙利亚的哈塞克产粮区遭受了低降雨量的严重打击,农民收成惨淡,该国60%的人已难以购买粮食。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化,而这种退化正限制它们支持人类福祉的能力,并损害它们建立复原力的适应能力。

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必须成为人类和地球的转折点。科学家们对这一事实很清楚,现在领导人需要在他们的行动中同样明确。”

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自我审视

各国曾推出过哪些气候政策?

2015年,《巴黎协定》新鲜出炉,6年过去了,已进入实施期的《巴黎协定》,部分细则仍悬而未决,气候变化威胁也进一步加剧。已经举办了25次的气候峰会给人类提供了审视自我的机会,过去这些年,世界各国曾对气候问题作出了哪些“承诺”与改变呢?

·欧盟:争当气候领域“领军者”

1991年,欧盟通过“SAVE”计划,促进能源效率政策和计划的实施。

1997年,京都气候峰会上,承诺在2008-2012年内将六种温室气体减排8%(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

2000年,欧洲气候变化计划(ECCP)启动,引入欧洲碳排放交易计划。

2014年10月,欧盟首脑峰会通过《2020年至2030年气候和能源政策框架》。

2018年11月,欧盟率先提出“建设碳中和大陆”。

2021年5月,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欧洲气候法》达成临时协议,确立2030年欧盟的温室气体净排放要比1990年水平减少55%。

·美国:气候政策因政府更迭出现大幅变动

奥巴马政府(2009-2017):

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通过。

2013年6月8日,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州会晤时宣布两国将开展合作。

2015年,奥巴马宣布了《清洁电力计划》最终方案,成为迄今美国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最重要”一步。

2016年4月22日,奥巴马政府签署《巴黎协定》。

特朗普政府(2017-2021):

2017年,美国环境保护局以不合法为由,废除奥巴马政府推出的气候政策《清洁电力计划》。

2018年,美国内政部宣布允许在几乎所有美国水域进行钻探的计划,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租赁扩张计划。

2019年9月,特朗普政府用不限制排放的平价清洁能源规则取代了奥巴马时代的清洁能源计划。

当地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2019年11月,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

2020年4月,特朗普发布新的车辆排放标准,使美国的年排放量增加约五分之一。

2020年8月,特朗普政府批准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石油租赁计划,首次开放这片原始荒野进行石油钻探。

拜登政府(2021-至今):

拜登上台后,修订和加强《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首次在白宫内设置气候政策办公室。

在2021年5月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拜登承诺,美国将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从2005年水平减少50%-52%。

当地时间2021年1月20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一系列行政令,包括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日本: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1992年,日本承诺五年内为环保事业提供10000亿日元援助,远超欧盟和美国。

1997年,《京都议定书》获得通过,日本承诺六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设定了强制性减排目标的第一份国际协议。

2005年2月15日,意大利罗马,环保主义者举行活动,支持《京都议定书》生效。

2018年12月,《气候变化适应法》生效,地方政府负责制定自己的气候变化适应计划。到2021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的22个已制定计划。

从COP15到COP26

中国为生态保护做出了哪些努力?

从昆明到格拉斯哥,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正将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生态保护。

COP26会议召开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发表,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经验和成效。

2010-202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约1.08亿亩;

2011-2020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8.7%;

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

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5%,比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近期,中国又陆续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在COP26大会中,中国还将继续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王乐双 综合新华社、央广网、中国环境报、海报新闻等)

关键词: 全球 气候变化 气候 美国 2020年COP26丨温室气体浓度和热量积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