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每日关注!看清生命的本质,告别痛苦烦恼

时间:2022-10-25 15:55:28    来源:大众网    

人们常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难道真是我们太平庸,看不透?

很多人认为,痛苦和烦恼是外界导致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发生那些痛苦和烦恼的事,我们怎么会陷入痛苦中。


(资料图)

心理学认为,影响我们情绪使我们感到痛苦和烦恼的,不是外界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

医学博士杨定一在《头脑的东西》一书中说:“我们这一生从出生到现在所有体会到、所有懂的,全部都是脑的产物。不仅没有独立的存在性,还是你我全部痛苦和烦恼的根源。”

杨博士站在一体的广度、生命的高度为我们剖析了痛苦和烦恼的根源,揭示了生命的本质,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阐述古代圣人的思想。

生命,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轮回。只有放下不必要的念头,我们才可以获得宁静和快乐。

1

人生是虚的,

没必要那么认真

《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用现在的话来说,人生只是一场梦而已,不必太当真。

杨博士提出,你是虚的,我是虚的;开心是虚的,痛苦是虚的;世界一切都是虚的,是我们的头脑虚构出来的。

怎样理解这种虚?

书中说,我们通过五官来认识世界,而五官只是认识的第一步,第二步还要用头脑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就会加入主观的判断推理,所以说,我们最终看到的世界实际上是大脑虚构的。

除了物质层面的东西是虚构的,包括天地万物,精神层面的也一样,包括痛苦和烦恼。

我们认为最深的痛苦,在别人看来也就那样,因为我们都太狭隘了,以至于只看得到自己。

生活中,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亲友烦恼或痛苦时,我们往往会开导他们:想开些,别自寻烦恼。

这样开导他们,并不是我们没有同理心,不理解他们的痛苦和烦恼,而是作为局外人我们非常清楚,许多烦恼或痛苦确实都是自己想得太多,或者太钻牛角尖,进入了单一的思维模式。

我们之所以这样劝导别人,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许多当事人看不到的可能性。

然而,当我们自己陷入烦恼或痛苦时,我们也许会和别人一样陷入单一的思维模式,好像看不到任何出路,感觉一切都完了。

其实,我们只是被头脑困住了,是时候给自己转换一下思维模式了。

人生可以有不同的活法。

如今的世界太快了,为了不至于掉队,我们就这样被社会的潮流带着上下起伏,没有了自己休息放松的港湾。

“动”得太多,自然需要“静”来调节。

面对巨大的压力,有人咬牙坚持,有人完全躺平,还有人借助静坐、瑜伽、念佛等一些方式,试图找回内心的宁静。

要获得内心的宁静,我们只有放下过度的欲望,虽然这些欲望在我看来很有诱惑力、很真,但是到最后一切都是空的,我们连一片叶子都带不走,更何况是家财万贯,名利地位。

财富也好,名利也罢,也许现在看起来那么重要,但是一直追问下去,它们也都是我们大脑的虚幻。

要放下这一切虽然很难,但是,人生看透了也就轻松了。

2

推翻小我,进入大我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球染成黑色和白色,让其中一个受试者站在只看得到黑色那一面,另一个受试者站在白色那一面。

当实验者问他们看到的球是什么颜色的,两人的答案刚好相反。为此,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直到两人交换场地,才发现“眼见为实”是假的。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杨博士认为,不管我们的头脑有多聪明,认知都是有限的,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根本不能代表一体或全部。

哪怕最有智慧的人,都不能肯定自己说的是绝对的真理,事实上绝对的真理也不存在。

可见,我们看到的、理解的不一定正确,甚至可能完全错误。

为了让我们彻底地看清这种认知局限,作者在书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我们看待世界,就好像从一个钥匙孔往外看,如同管中窥豹一样,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

又或者,看待一件事情,也许我们只看到了结果,而没有了解事件的整个经过。

总之,我们都存在自己的局限性。

怎样才能走出认知的局限?

杨博士认为,如果我们要彻底领悟,看清事物的真相,不是跳脱原有的思维边界,而是要放下自己的身份和自己原有的认知,断开与“自己”的联结。

当然,要完全看清真相是不可能的,我们最多只能不断接近真相而已。

也许你会说,既然我们的想法行为不一定正确,那我们该怎样继续。

杨博士写道,我们就好像一只小小的蚂蚁趴在一块桌布上,虽然知道边界是什么,但是不知道边界外什么样。

还好,人不是蚂蚁,我们可以凭借推理等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走入绝境,有时我们要敢于否定自己,转换思路也许会有不同的洞见。

我们最睿智的做法是,臣服于无限,让一切皆有可能。

用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敢于推翻自己,臣服于无限。

3

人间处处是道场

有句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确实如此,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或错误,我们才会努力地修正自己,避免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于是,很多人走上了修行之路。在杨博士看来,修行就是建立新的回路。

曾经,大脑为我们“制造”了完美的世界,而且,制造的过程经历了无数坎坷,我们不断肯定、验证、确认这个世界,现在却要亲手毁了它。

建造一座城本不容易,想要毁掉这座城重建,难上加难。

也就是说,修行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那么,我们该怎样修行?

书中写道,修行就是要对自己做一个反省。因为很多错误的观念都是因“我”而起,所以说,修行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小我不存在。

事实上,这个小我一开始根本不存在,只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建立起来的一个虚幻,而我们却一直在为这个虚构的存在痛苦烦恼。

后来,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受骗了,因为这个“我”根本不存在。

获得名利,“我”为之欢呼;失去财富,“我”为之痛苦;和爱人相处,“我”感到委屈……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存在,而这个存在到头来都是虚的,因为我们最终都会消失,消失在这个茫茫宇宙中。

有句话说,死亡和未来,不知哪一个先来。今天我们最在乎的,或许到明天是最没有意义的。

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是完整的,只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多,而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本心就是我们心灵的家园。

其实,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只是因为有念头,我们才离开家。

生命,本自清净,本自具足。

写在

最后

有句话说,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修行,不仅仅是转念,更要践行。

原来,世界是虚构的,原来过去的痛苦、烦恼、失落都不存在,都是头脑编造出来的。

我们都被头脑欺骗了,这场梦,现在该醒觉了。

关键词: 因为我们 做了一个 也就是说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