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世界速读:记者蹲点丨打破“围墙”,让存量土地活起来

时间:2022-08-24 07:49:13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8月10日,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里的速冻水饺生产线开机运转。这个投资2.15亿元的项目,亩均税收近40万元,带动周边500人就业。

这个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落地投产未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资料图)

土地,是影响项目建设的核心要素资源。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日益趋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如何为城市发展挖掘新的空间,是每个城市都要回答的问题。

“围墙”内的发展空间

“最终在这里落户,节约时间是重要因素。”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工务总监张国彬告诉记者。

早在2017年,希杰食品就已经在聊城布局——租了42亩地用于生产。很快,效益就显现了,企业的年销售收入约2亿元,亩均税收约20万元。

因是租赁,企业在厂房等设施建设上多少有些“束手束脚”——42亩土地上的建设面积不大,容积率只有0.4左右。根据我省的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0,这块低效用地得想办法提升用地效率。

一方面是类似希杰食品的用地情形;另一方面则是,伴随城市的更新、规划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不断更替,城市内出现了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等存量土地,它们被圈在“围墙”之内。要素稀缺和资源闲置尴尬并存。

“揣着2亿多元的投资,是在原地扩建还是搬走另寻新址,我们也曾犹豫过。”张国彬说。

重新找地、搬家,对企业来说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等待。“得先申请指标,再选址、征地,我们再通过招拍挂拿地,周期较长,光招拍挂环节法定时间就要大约40天。”张国彬介绍,如果通过转让方式获得正在租用的这块低效用地,则不需要经历这个过程,企业的等待时间将大大缩短。“我们用足用活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积极协调原土地使用权人将希杰食品租赁的42亩土地进行了转让,并办理了相关手续。40天,这块土地就顺利转让到了希杰食品手中并开工建设。”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综合科科长王彩霞说。

去年8月施工,今年8月竣工投产。如今,这42亩曾经的城镇低效用地,土地容积率由0.4提高到1.23,亩产税收也从20万元提升至近40万元。

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比,存量土地多位于城市的核心位置,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对合适的产业项目,具有很大的加成作用。

在聊城高新区,今年10月,民慧学谷的二期项目将要对外开放。这个坐落在城镇低效用地上的教育综合体,集纳了航天科技、国学文化等众多元素,不仅吸引了聊城当地的中小学生,也吸引了菏泽、泰安等地的24所学校的师生前来研学旅行、参观体验。

这里曾是一家生产LED的企业,效益不好。后来,聊城经开置业有限公司建设轻工业厂区,完成建设后以对外租赁厂房的形式经营,但后期出租状况不佳,造成土地低效利用。

“2019年,企业购入这块地之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特别是考虑到它处于高新区的核心位置,适合做科普教育,于是我们就对这里的闲置资产进行了盘活及再利用,一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这样诞生了。”民慧教育集团经营副总杜文博介绍。

盘活存量不是选择题

在冠县,山东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正在马不停蹄地建设中。半年后,这里生产的钢板将广泛用于建材、汽车、家电领域。星瀚新材料副总经理李云虎感叹:“盘活这块地的过程有些麻烦,好在最终解决了。”

星瀚新材料因给其他企业担保,这块39亩的工业用地一直没有得到利用,造成土地闲置。冠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王志军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投资建设不损害抵押权人的利益,冠县协调自然资源、行政审批、住建、法院、银行等部门单位解决了问题。

闲置了两年后,去年年底这片土地被重新唤醒,预计年产钢板35万吨,解决100余人就业。

要发展就要上项目,上项目就要占地。节约集约用地是唯一选择。

盘活存量土地面对的难题各不相同,聊城采用分类施策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原因造成的批而未供土地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因规划调整、产业政策变化等原因造成项目无法继续实施的,由县(市、区)政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前提下,依法依规调整规划用地性质和规划条件;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实施中存在矛盾的图斑,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作一致性处理,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对因规划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原因确实难以开发建设,且土地利用现状未改变的批而未供土地,逐级申请调整利用……

奖惩机制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聊城按照批而未供土地每剩余10亩、闲置土地每剩余1亩分别扣减1亩新增指标,违法用地每发生1亩扣减2亩新增指标的原则,倒逼县(市、区)加大存量土地处置力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聊城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518亩,处置任务完成率居全省第一位。

是土地存量更是发展增量

在茌平华旭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煅烧车间里,石油焦在1300℃的高温下发生蝶变,成为导电性能更高的煅后焦。再通过进一步的加工烧制,成为电解铝厂的重要原料之一——预焙阳极。

作为碳素行业中第一个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产能最大的、人均产值最高的碳素企业,华旭新材料就是在一片批而未供土地上建成的。

“我们是信发集团的分公司,为集团电解铝厂供应原料而配套建设的。筹备建厂时,需要566亩土地。”华旭新材料总经理张存忠告诉记者,2016年开始征地,当时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该公司征到了208亩。“200多亩地不够用,也不好利用,当时这部分土地就没有供应出去。”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科科长孟宪亮介绍,这200多亩土地一下子“闲”了三年。

此后的三年时间里,茌平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协调,通过调整规划,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终于在2019年完成了剩余300多亩地的征地工作,保证了企业的用地需求。2019年10月,华旭新材料投产,去年产值达到了25亿元,亩均税收19万元。

经济效益之外,在存量土地上,新的种子在萌发。在民慧学谷的航天主题展区,来访者能走进等比例建设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还能近距离观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等。“看到模拟火箭发射时,孩子们非常激动。我们希望,今天在这里种下一颗科技创新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