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山东细颗粒物浓度首次进入“三十”时代

时间:2022-06-08 05:38:31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二〇二一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山东细颗粒物浓度首次进入“三十”时代

□记者 张文婷 报道

本报济南6月6日讯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PM2.5浓度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改善,去年首次进入‘30’时代,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六成。”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侯翠荣介绍,大气环境方面,全省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浓度分别为39、72、11、29、166微克/立方米和1.2毫克/立方米。青岛、烟台、威海、日照4个城市全面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

水环境方面。全省153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中,优良水体断面115个,比例为75.2%,同比改善13.1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国第一,在2020年历史性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的基础上,再次历史性全面消除Ⅴ类水体。

海洋环境方面。2021年,全省海域水质优良(一类、二类)面积比例为91.3%,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

声环境方面。2021年,全省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属于“较好”。全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94.0%,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86.3%。

辐射环境方面。全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电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较好。电磁环境监测点及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点监测结果均与往年监测结果持平。

自然生态方面。2021年,全省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2.06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38个,面积50.77万公顷。全省共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6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1个。

“2021年,我省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侯翠荣介绍,我省持续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攻坚,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301家涉VOCs企业开展现场帮扶,全省3395家企业完成VOCs治理提标改造,857家企业完成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溯源整治,4万余个排口全部完成溯源,南四湖流域、黄河流域全年分别规范化改造排污口12450个、5686个;全省受污染耕地全部采取安全利用措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完成国家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年度任务目标。

同时,我省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全省确定320家符合条件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履约管理。圆满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工作,共清缴配额11.52亿吨,履约量99.82%,累计成交额占全国的58.14%。

“我省正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辉介绍,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3.3万余张,25万余家企业完成了排污登记。2021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许可证质量审核17738张,完成现场核实16426家。

当前,臭氧已经成为影响我省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共同防控臭氧污染,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周建仁认为,夏秋季节,广大车主可尽量选择在晚8点至次日早6点时段加油,减少高温和强日照条件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同时,及时对车辆检查维护,确保尾气达标排放。此外,倡导绿色低碳出行,践行“135”出行方式,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优先选择公交出行。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电磁环境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