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术青,述青,万里黄河最高青

时间:2022-04-29 18:45:04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玉娟 淄博报道

黄河行万里,至高青安澜。黄河,在高青的臂弯之处,拐过了第九道湾——安澜湾,自此,温驯、从容的河水,一路向东,流入大海。

黄河碑拓、治黄实物、黄河文献……在高青县城东南角的古玩文化市场里,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低调而又沉稳地保存着丰富的黄河碑刻、石刻等文物以及高青及周边地区的文史文献、资料。

走进博物馆,黄河碑刻陈列的满满当当,黄河文化的厚重与震撼便扑面而来。记者在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馆长王术青的带领与讲解下,了解一件件藏品背后的黄河故事,领略了这一番沉甸甸的黄河文化。

据介绍,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以书法、碑刻和黄河文化为主体,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家以收藏碑刻并进行研究开发的非国有博物馆,2015年被山东省文物局定为省级非国有博物馆,2018年列入国家博物馆名录。

“最为珍贵的是这30多份黄河训令,填补了高青县黄河文化的空白。”王术青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黄河岸边的一个农户家中有一批出自民国时期山东河务局的黄河训令,但因其质地绵韧,被农户用来卷灯芯、卷烟等,最后只剩下33份,他花了一万多元征集到馆内。训令有关于黄河两岸栽种、管理和保护树木的,有劝导营汛官兵读书认字、学习文化知识的,也有禁止沾染吸毒陋习的,内容丰富。

“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到了山东已是下游,相对来说决堤次数较少,再加上战争、断流等原因,山东留下的治黄资料非常少,就更显出这些训令的珍贵。”王术靑说。据介绍,馆内还展示了修防段地图、建国初期黄河滩区居民登记卡、建国后治黄人奖状证书、黄河河务局内部信笺和民国至今沿黄9省、80多个县的《黄河志》等黄河史料。

术青,述青。顾名思义,该博物馆的名字自馆长姓名谐音而来,也饱含讲述高青故事之意。王术青喜爱研究历史、收藏文物,虽远至千里,亦必多方罗致,栉风沐雨,乐在其中,收藏宏富。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共馆藏20000余件藏品,王术青如数家珍。没有非附庸风雅,也非囤积居奇,王术青用心研究、勤于交流、乐于展出,举办拓片展、黄河文化资料展等展会,并多次走进校园和社区进行展览,让文物开口说话,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认识历史,让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成为传承历史文脉、研究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淄博唯一沿黄县,高青致力于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明,打造美丽富裕、品质活力、幸福和谐黄河明珠,已经成为淄博市对外宣传黄河文化、展示黄河资源保护开发成果的重要窗口。展示黄河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弘扬治黄精神,凝聚发展动能。近期,“大河泱泱 盛世安澜——黄河文史资料及碑刻拓片展”将在高青县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展线总长360米,展出面积1500平方米,共分人民治黄、黄河人家、黄河农耕、黄河文史、黄河碑拓等五个展区。展览以老物件和原始资料为主,累计展出黄河文化藏品两千余件(套)。

滔滔黄河自高青安澜湾转身而过,不仅塑造了一座历史名城,更留下了延续千年的黄河印记。“黄河文化不是局限于河和水的文化,黄河沿岸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同样值得被挖掘、被弘扬。我从小就在黄河岸边生长生活,理应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明。”王术青表示,将继续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深挖黄河文化孕育的时代价值,持续弘扬不屈不挠、团结拼搏、创新创造的治黄精神,切实扛起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 黄河岸边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