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正文

清明节特辑丨健康人的遗嘱清单:“80、90后”遗嘱以房产为主、“00后”为虚拟财产立遗嘱

时间:2022-04-03 13:29:41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张海振 济南报道

当生命走到尽头,其延展出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为了减少过世后的纠纷,有人瞒着子女偷偷立下遗嘱;为了规避猝死带来的麻烦,有人年纪轻轻瞒着父母立下遗嘱。曾经,人们一直认为,“遗嘱”是在弥留之际才设立的。但随着社会发展及国人对生死的认知加深,更多的人不再特意避讳“遗嘱”二字。

“遗嘱”离我们究竟有多远?今年清明节前夕,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中华遗嘱库济南服务中心,通过订立遗嘱者那些或纠结、或轻松、或伤感、或温暖的遗愿清单,记录下他们面对“身后事”的坦然。

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言:“立遗嘱的过程有些像对过去几十年的回顾,立下遗嘱时竟然有些轻松。对我来说,这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刘蕊(化名)书写遗嘱中的“幸福留言”

“80后”母亲立下遗嘱后竟然有些轻松,今后可以更大胆地迈步人生路

“亲爱的儿子:希望你生活得更勇敢、更自信,希望活出自我……”

一封短短的信件,刘蕊已经构思了一个多月。期间,她改了又改,“总以为写封信很容易,但真正落笔,又觉得想叮嘱的事情太多。”

生于1980年的刘蕊,今年42岁了。

疫情、空难、疾病……随着昔日友人的离世和新闻报道中各种事故的发生,深夜时,刘蕊总有种若隐若现的心悸: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呢?

“我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感受到了很多社会变革,现在拥有的财富都是靠我们自己努力打拼来的。如果将来不幸离世,我和爱人打拼下来的财产、我们拼搏的家风该如何传承?”

今年年初,她通过新闻报道得知中华遗嘱库在济南成立了服务中心,便想着自己也立一份遗嘱,“我觉得不能像老一辈那样,等年纪大了再考虑。我的孩子是‘独二代’,一般人都会觉得这种家庭结构,财富传承不会出现问题,但我作为一个工作了将近20年的财务人员,想得可能会远一些。”刘蕊始终认为,传递给孩子的不应该仅仅是财产,更多的是家风,比如她和爱人努力打拼的精神、生活经验等。“但之前一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工具,直到在新闻上了解到中华遗嘱库在济南设立了中心,就联系了他们,准备订立一份遗嘱。除了财产的安排,更主要的是对未成年的儿子进行生活上的安排,老人的照顾等。”

相较于物质财富,刘蕊和爱人更希望孩子得到的是精神财富。因此,在立遗嘱时,刘蕊书写了“幸福留言”和给儿子的信。

只是,想说的话实在太多,信的长度又有限,已经构思了一个多月,反反复复始终未能成稿。“一开始,我以为写封信很容易,但当真正落笔时,却又思绪万千。”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刘蕊第一次给儿子写信了。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布置了一个家长和孩子互写一封信的作业,“孩子的信很真挚,很触动我心,觉得他一下子长大了,当时娘俩抱在一起哭了起来。虽然他的话都很简单:‘感谢妈妈对我的照顾,我很爱妈妈,希望妈妈能永远陪在我身边……’”

其实,产生订立遗嘱的想法时,刘蕊在与先生商量后,一直是瞒着父母的。“二老70多岁了,怕他们接受不了我这个想法。”在遗嘱中,她对自己奋斗得来的房子、车子等财产进行了分配,“在孩子未成年时,这些财产由父母作为监护人来管理。”此外,就是刘蕊最看重的那封信,“因为他是男孩子,希望他更勇敢、更坚强,希望他孝敬老人。”

当决定要立遗嘱后,刘蕊对自己40多年的人生进行了回顾。“很多事情,你一旦理清思路,会更加清醒,好像觉得未来的路我可以更大胆地往前走了,因为我已经假设自己明天就不在了,但是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决定立下遗嘱的那一刻,竟然有些轻松。对她来说,这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当然,刘蕊还是希望孩子越晚看到这封信越好。

吴悦(右)在中华遗嘱库立遗嘱时进行人脸识别

“70后”军转干部加入中华遗嘱库,换个行业继续为人民服务

47岁的吴悦是一名军转干部。2021年5月,他接触了中华遗嘱库,自此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华遗嘱库常务理事、济南服务中心主任。

曾经,吴悦在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工作了26年,见到了特别多的生死,也曾在危险中荣立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2017年临沂蒙山森林大火中,吴悦因指挥决策正确,及时扑灭了大火,也保护了消防员的生命,荣获二等功。但这还不是他参与的最危险的任务,“对于消防工作者来说,没有最危险,因为天天都处于最危险的境地”。

正是因为曾经这26年的经历,吴悦对“生死”有不一样的理解。

“国人历来‘贵生忌死’,遗嘱订立这一行为给不同人带来的牵绊影响,比想象的还要复杂且直接。”他认为,这并不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是更好地传递爱与责任,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个先来,一旦发生了风险,人们提前做好了安排,也是对家人的爱。“见到了很多人在没有提前做好安排的情况下,因为意外离世,给家人带去了很多财产继承方面的困惑。”所以,在了解得知中华遗嘱库后,他成为了其中一份子。

在加入中华遗嘱库之前,吴悦曾在上海见到了一个真实案例。“人们普遍认为,独生子女不会在财产分配时出现问题,父死子继是天经地义。但上海的独生女小莉就遇到了父亲去世后,房子无法过户到自己名下的情况。”

吴悦说,小莉的父母在上海拥有一套住房,其父去世后,小莉并未办理继承。等小莉的子女长大后,这套房子被认定为学区房,孩子就想把这套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结果去办理公证时却被告知无法办理,“因为按照《民法典》1127条规定,配偶、子女、父母等亲属都有遗产继承权的。当初,小莉的父亲去世以后,她奶奶还在。没多久小莉的奶奶去世了,她的叔叔、大爷、大伯、姑姑还都在。也就是说,小莉如果要继承父亲的房产,需要找到姑姑、叔叔、大爷、大伯等人,他们都要签字放弃。”但是目前,小莉的大伯也已去世,这就需要大伯的孩子签字放弃。而大伯的孩子如今在国外,没法回国签字放弃,造成小莉的这套房产至今未能过户。

“不要在利益面前考验亲情。”吴悦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做这一行会见到人生百态。而提前订立遗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在2022年1月,吴悦成为了中华遗嘱库济南服务中心第一批立遗嘱的人。“如果自己离开了,我的父母肯定受不了。妻子这些年来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现在好不容易可以朝夕相处了,真的就想多照顾她一些。对于儿子,我想着一定要看到他结婚生子的那天,我不想先走了让他伤心。但成为中华遗嘱库义工之后,我真正认识到财富传承的真正含义,我应该站在风险的视角看问题,提前给自己和家人做好规划,不留遗憾。也希望自己可以向更多人传递幸福留言理念,通过遗嘱的方式来安排财产给家人最大的关爱。所以在遗嘱中,我对自己的家庭财产做了规划,包括父母、爱人、孩子,都有不同的安排。”他说,目前他更多地是做了财富方面的分配,因为立遗嘱并非一次全部完成,后续他会根据情况进行家风等方面的补充和修订。

“原来从事消防员工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离开消防行业,选择中华遗嘱库这个工作,我内心里也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利用我的能力和所学的专长,更好地为济南人民服务,这就是我的想法。”吴悦说。

刘蕊(化名)书写遗嘱中的“幸福留言”

“90后”离异女性:想给孩子清除将来资产纠纷带来的困扰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录音录像,待会儿我们工作人员会问您一些问题,请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回答。您只回答屏幕上红色的字,好吗?”中华遗嘱库济南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对正在进行订立遗嘱的“90后”赵芳说。

“您在做什么?”“这份遗嘱是您的真实意愿吗?”“您订立的是打印遗嘱吗?”

……

随着工作人员的询问,赵芳逐一回答,整个流程只用了1小时40分钟。

“我是离异的,有个很可爱的小朋友。因为现在资产纠纷会给孩子的将来带来困扰。所以,我选择通过订立遗嘱的形式清除孩子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为之前见到过老人去世后,遗嘱被推翻的情况,所以一直在寻找专业的方式。”赵芳说,在她整个订立遗嘱的过程中,流程很标准,工作人员会把自己的亲友关系梳理得很清楚,也会把利害关系讲得更清楚。

事实上,不仅是“90后”开始订立遗嘱了,如今已有“00后”加入了立遗嘱大军。

近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全方位对全国已入库的22万余份遗嘱进行不同维度分析对比。数据显示,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了60余个服务中心。截至2021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近31.5万人次,登记保管了22万余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4707份。从数据上看,遗嘱人不断趋向年轻化,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8.59岁。

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根据分析,“00后”人群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截至2021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较前一年相比,增长了80%。“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表现出每年稳步上升的趋势。 跟“00后”比起来,“90后”的遗嘱中涉及房产的较多,有71.64%涉及到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常见,除房产以外,父母还会选择将股权挂名在子女的名下。

而“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一共有1986名。据统计,“80后”的遗嘱保管数量从2017年的73份,上涨至2021年的982份,5年间增长近13倍。从数据上看,“80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80后”的遗嘱中,有97.67%涉及到房产。该人群中,超过一半的“80后”是通过自己和另一半的奋斗买房,有一部分人是通过父母的资助下买房。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2021年订立遗嘱人群的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比达70.7%。中青年立遗嘱人群中未婚、再婚和离异比例相对于60周岁以上人群高出许多。再婚人士比例5年间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从8.24%至10.46%;离异人士比例逐年上升趋势明显,从7.53%上升到11.82%。

“人们的认知在起变化。”中华遗嘱库咨询师王足妹发现,从事这个行业多年,国人在谈及“死亡”“遗产”时的态度,有了明显不同。曾经,对来咨询的老人,“死”甚至“去世”“百年”等,都属于不能提的“禁词”,也因此她和同事们都用“以后”来代替。

而现在,避讳少了很多。很多人除了会在遗嘱中做出财产分配,也会将家风传承下去。正如刘蕊书写的“幸福留言”,她把这封信当作与儿子的最后一次交流,“想把我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这种方式就是那根纽带”。

(注:应受访者隐私要求,文中涉及的订立遗嘱者,除吴悦外,均为化名。)

关键词: 中华遗嘱库 服务中心 工作人员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