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今年以来青岛已新增6家上市高企 高端创新平台发展提速

时间:2021-09-13 16:00:23    来源:青岛日报    

今年以来,青岛已新增6家上市高企,总数达33家;通过科技信贷“白名单”制度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上半年累计助力企业获得信贷998亿元;依托“半岛科创联盟”台,累计组织对接活动5191场;多个高新产业成色十足的科技项目纷纷落地……

成绩的背后,是青岛加码推进科创引领:创新科技项目评价机制、创新科技资金发放办法、创新高企培育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更多源头活水。

科技型企业队伍壮大,高新产业成色十足的科技项目密集落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高新技术的“产出地”,也是高新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今年以来,我市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为高新技术的诞生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更多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已有4批共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评价;通过优化高企认定流程,我市探索建立申报受理常态化机制,全年高企总数有望突破5300家。此外,聚焦海洋等重点领域优先支持,市科技局挖掘了有巨大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强化政策“组合拳”加以精准扶持,通过高企上市培育库等方式,对拟上市高企进行精准施策。在高企上市行动的持续推动下,我市今年已新增上市高企6家,上市高企总数达33家。

庞大的科技企业群体正越来越多地承担起科技创新“领头羊”的责任。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依托的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全球首条无水染色产业化示范线诞生于即发集团,目前正在稳运行。

不久前,科技部批复以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建设“青岛易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这家总投资1.6亿元的实验室是全省首家由企业承建的安全三级实验室,也是山东现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最高级别,可开展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防治研究。依托这家科技企业,全市乃至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创新支撑台。

为了进一步突出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累计下达资金9.1亿元,其中7.4亿元投向企业,占比高达81.3%。

今年以来,按照“项目落地年”要求,市科技局对重点科技项目“既出钱、又出力”,高新产业成色十足的科技项目如鼓点般密集落地青岛。国际领先医药健康领域产业孵化台——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精准医疗与基因检测头部企业——元码基因科技、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研究院(青岛)、山东重工集团研发中心等项目在青扎根;高端轴承产业示范基地、科学仪器产业园等已落地项目也加快了建设进度。

高端创新台进入提速发展阶段,为产业升级提供源头供给能力

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台的支撑。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推动高端创新台建设攻坚战,重大科技创新台如雨后春笋,给岛城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动能。

不久前,作为市科技局“局区会商”专项之一的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正式开园,同日便有8个项目签约入驻,规模3亿元的专项产业基金同时成立。作为我市科学仪器领域的“集大成者”,这个园区将依托科技部评估中心资源优势,用3-5年引进集聚一批高端仪器科研团队及企业,打造国内一流集科研、检测和应用为一体的新型科学仪器产业园区,为我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启动到落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园区不仅完成了选址、落地,还同步招引了项目和资本,产业链条和要素生态加速完善,成为国内第一个全要素集聚的科学仪器产业专业园区,创造了“青岛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市科技局全程“陪伴”,给予细致的服务和支持,首期500万元科技资金已经拨付到位。下一步,市科技局还将会同市南区加快项目招引,推动我市科学仪器产业集聚壮大,在科学仪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领域再创造一个“青岛模式”。

今年以来,多个像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这样的重大创新台都进入了发展“提速”阶段。不论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字号”台,还是海上综合试验场、海上风电、大型养殖工船等重大台项目,或者是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等科技创新策源地,都在加速成长,形成创新要素聚集效应。

创新台的发展必然带来产业创新体系的升级和完善。最,省科技厅公布2021年首批2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我市有5家单位获批牵头建设,将全市的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总数“刷新”至21家,约占全省四成。

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是山东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载体。我市目前21家技术创新中心涉及海洋科技、高端装备、智能交通、橡胶轮胎、高效农业等领域。其中,海洋领域优势突出,约占我市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三成,涵盖了海洋医药、海洋腐蚀防护、海洋监测设备、智能装备、智慧港口和综合海陆统筹等细分行业。

高端创新台的建设强化了源头技术持续供给能力,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战略引领作用,书写着青岛科创引领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创新创业更加充满活力

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需要“阳光雨露”,为创新创业厚植生态土壤一直是科技服务提升攻坚战的发力点和落脚点。

今年以来,一场场主题各异的“科技沙龙”在青岛“遍地开花”。聚焦不同产业领域,每一期沙龙都汇聚着企业、资本、载体等创新要素,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激荡着岛城科创生态的“一池春水”。这样形式新颖的科技活动正是我市科创生态充满活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成立首批“科创中国”学会科技服务团,我市为企业对接全国学会资源打开了通路;通过举办2021科技活动周,我市组织各类系列活动125场,在全市刮起了热爱科学的“旋风”……在青岛,创新创业微生态正日益完善。

为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市科技局在科技惠民示范引导专项中开展“组阁揭榜”试点,推行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让科研资金真正去往“强者”手中,发挥最大价值;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我市还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以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科研环境,成效显著。今年,青岛获批科技部科技监督评估和诚信管理改革试点,是全国获批的五个试点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

畅通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也是评价一座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标准。依托“半岛科创联盟”台,我市开展了产学研对接活动,累计走访企业、高校院所800余家,收集需求649项、成果8315项,并针对组织对接活动5191场,为成果“供”“需”双方打造了对接的桥梁。

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之路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扶持。通过发起资本助力创新攻坚战,我市加快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科创母基金已深入对接并储备200只子基金,通过投决的子基金和直投项目15个;完善科技信贷“白名单”制度,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截至6月底,已累计助力企业获得信贷998亿元。

科技人才支撑攻坚战的推进则为青岛汇聚了更多高端人才。今年以来,我市首期5000万元“人才金”已经启动,就是要为人才提供发展的资金支持;“按薪定才”“以赛选才”“以绩推才”,给予头部企业自主荐才权等新打法,则是我市加强人才培养的力举;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改革,上半年共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2455件,其中A类545件,占全省A类比重为60%。(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关键词: 青岛市 上市高企 高新产业 成色十足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